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转转 一作:再转)

挽某京官联

道不远人人远道;卿须怜我我怜卿。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一

界画棋枰绿几层,一年一度换新塍。
风流都似林和靖,担粪从来谢不能。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七

收麦初完收谷忙,三春却不入官仓。
可怜粒粒珍珠滑,人道多输饼饵香。

平定回部凯歌 其十

多少降羌逐马蹄,芙蓉阙下贡文犀。
萧关候吏如相问,家在条支更向西。

挽龚禔身联

地接西清,最难忘枢密院旁,公余茶话;
恩深南徼,惜空留昆明池畔,去后棠阴。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九

闽海迢迢道路难,西人谁识小龙团。
向来只说官茶暖,消得山泉沁骨寒。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 其一

金碧觚棱映翠岚,崔嵬紫殿望东南。
时时一曲升平乐,膜拜闻呼万岁三。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四

戍屯处处聚流人,百艺争妍各自陈。
携得洋钟才似粟,也能检点九层轮。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三

不重山肴重海鲜,北商一到早相传。
蟹黄虾汁银鱼鲞,行箧新开不计钱。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十六

梭梭滩上望亭亭,铁干铜柯一片青。
至竟难将松柏友,无根多半似浮萍。

挽同年某

雁塔共题名,十八年前,同游走马看花院;
猿声齐下泪,七千里外,谁送孤儿寡妇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