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原籍新居落成寄舍弟思正十首(今存二首) 其二

草堂临水不生尘,花木成林总是春。
遥想潘舆周览处,举头常念未归人。

游黄凯翠渠循溪行余历郊村即景因次其韵

风光荡郊原,流水绕城郭。
日晴云半收,春老花欲落。
前村三两家,烟火东西各。
柳深莺乱啼,春兴殊不薄。

题何氏西溪书屋

插架牙签比邺侯,结茅遥占郡西头。
林塘百亩宛如画,风月四时都是秋。
积善尽推家有庆,世官宜与国同休。
书香一脉如溪水,今古滔滔不尽流。

新建三贤祠①

古人贵脩德,德立名不朽。
其次功与言,亦足垂永久。
吾乡才士相后先,就中磊落推三贤。
生平德行已无玷,功业文章皆可传。
鲁论一编日星焕,竹隐名高出宸翰。
流风不泯在人心,肇建新祠近黉泮。
梅外先生能继之,穷达弗贰心无私。
片言利泽被乡邑,崇德报功仍有祠。
迩来复爱琴轩老,善政雄辞总称好。
仪刑并入此堂中,先后三人同一道。
乡邑遗芳俨若存,能敦风化励斯文。
山川淑气钟才杰,接武还当不乏人。

薄被吟

霜风猎猎吹冻雨,山色凄迷路脩阻。
皇华使君重按部,属吏奔趍畴敢侮。
土俗民风本贫窭,行台供张甚莽卤。
绳床练帐竹撑拄,布被生棱寒莫禦。
太守闻知不遑处,急呼里正加捶楚。
里正低头呼且语,此邦朴陋传自古。
今秋又集征苗旅,尽弃农功事刀弩。
仓无积粟衣无楮,村寨萧然但环堵,那得奢华奉官府。
听罢斯言吾大沮,嗟嗟夷民阙摩抚。
五十衰慵惭守土,太仓窃食将何补。
使君宽洪请莫怒(请,嘉靖本作“且”。),禹稷忧民更艰苦。

四月五日游武夷九曲午抵崇安五首 其四

仙家楼阁望中迷,千仞峰峦九曲溪。自有棹歌遗响在,不须游客谩留题。

和林秋官待用见寄

仕路闻名夙有年,忽劳佳句到穷边。
斯文骨肉我何幸,薄俗炎凉君不然。
唐介召还终报国,曼容知分合归田。
无由相送偏相忆,目极江湖万里天。

冷庵为陈佥宪粹之作①

颍川先生富才行,生平不识亲权幸。
义气遥横天地间,壮怀直与江湖迥。
屏除酿丽甘恬淡,咀嚼道腴知隽永。
心田莹彻水不波,眼界分明冰作镜。
早年拜官居执法,铁面凝霜志何劲。
列郡澄清使者车,一身廉肃天君令。
乌台地位高且寒,结庵占断深严境。
松为栋宇柏为梁,梅竹森森二三径。
台前霜气侵人骨,四时常似隆冬景。
不须赤脚踏层冰,袛用银床临露井(袛,嘉靖本作“底”。)。
公馀退食心洒然,半捲湘帘坐深省。
宝镜瑶琴光陆离,玉壶秋月相辉映。
时磨古砚题冰茧,旋汲飞泉沦山茗。
夜兴空怀剡曲船,冻尖呵彻中山颖。
词高白雪和者稀,星动寒芒色尤正。
坐客无毡杜老吟,吴江枫落崔郎咏。
闻昔夏商衰替年,虐焰驱民政苛猛。
帝遣伊周作霖雨,大旱来苏咸引领。
又闻春秋战国时,功利权谋恣炎横。
天生孔孟正人心,多少昏冥为呼醒。
圣贤已远斯道在,一缕悠悠悬九鼎。
回澜解倒非异人,只赖吾儒执其柄。
方今治化虽全盛,民力士风犹不竞。
势利熏迷未易销,闾阎焚溺谁当拯。
先生抱道将有为,自是胸中常耿耿。
愿言推此方寸丹,散向斯人济疲病。
黔黎奠枕古风回,天下忻然同一冷。

壬子仲冬上京族中弟侄送过石门而别 其二

南北舟中两渺茫,相思情与海天长。
隔篷侵晓闻人语,犹讶诸君在耳傍。

途中柬翠渠

作郡无能忽六期,公家移檄费驱驰。
江山助我诗何补,日月催人老不知。
青眼难忘东道德(时移家寓镇远,故云),白云常动北堂思。
旧时松菊荒芜久,相约投簪莫更迟。

答陈粹之用旧韵 其一

荒僻阡南路,劳君几度行。
云霓因旱望,草木向春生。
宪度驰声远,诗怀到骨清。
海山聆妙曲,安得不移情。

送方彦卿南归用苏东坡送李方叔韵 其三

平生养亲知爱日,片心纯孝谁能识。
别来三载又言旋,思向高堂奉颜色。
古言亲在不远游,侍养有违人子责。
我怀圣善未许归,寸草难报三春德。
送行迢递指粤川,白云飞度青山前。
凭君远寄殷勤意,为谢萱闱鹤发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