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其六

疏寒牢握空山手,霏雪东林。
迟日园林。
中有春城草木心。
无端挽个红颜泣,吹笛谁音。
袅袅繁音。
绿萼香深海百寻。

宝鼎现 施南早春

春思何许,漾鼓角、边城兵气。
凝望久,群山溶雪,橘柚千林青欲洗。
清江外,有丽谯飞起。
去是西南邻里。
甚敛怨、相逢且止。
却道旧时人地。
柳丝匀露春烟里。
最长条、垂手犹几。
依约是、天涯佳丽。
去日铜仙收泪等,渐次第、过山川成绮。
淡折山茶倚徙。
照绿波有如东水。
细数蘋风欲聚。
漫忆九陌从容,行过处、莺花萦指。
便都随、城郭归来,也多惆怅事。
算未触霸陵尉醉。
■■■■■。
有他日、影静心苏,玄武湖风燕紫。

浪淘沙 其四

高处听传筹。
万瓦春流。
银穹分野正齐州。
岁岁青鸾行月令,飞盖云稠。
城是太平楼。
花满湖州。
民时新授大农秋。
伴取钦天山旧在,如梦黄畴。

临江仙 其六

宛转珍持清格调,花时哀怨些些。
最无言处最聪华。
细心寻体贴,余绮散为霞。
不是深藏钗钿恨,苎萝春水溪沙。
青萍初小柳初佳。
疏疏行道树,隐隐远游车。

疏影 梅影入窗,有怀不寐,此楚分也。因读楚辞,正不似旧时月色矣

城孤宜月。
听笛声远远,换了清郁。
芷愿兰情,带与江南,应是好春音息。
平生折节疏花际,有万古才人心迹。
更不只、清浅黄昏,长抱冷香如雪。
记与填词旧侣,对红裳宛宛,相慰成泣。
细雨空山,怅望停觞,转作一时哀冽。
可能长爱倾卮地,系一艇、胥江潮急。
况澧浦今日肠回,早在九阍层叠。

玉京秋 战场春冷,柳淡如秋。忆去南京城外村居时,客散惊蓬,心随明月,悲夫,将向天壤何处也

长笛警重城,渐秋晚,霜枫红紧。
万家繁火,几砧疏怨,一霎悄入细定。
正江南传遍兵信。
风且劲。
中央门外,一村花暝。
小屋相依原冷。
自无端支持此境。
少酒持温,故香犹忆一身和影。
江海何年,怕只剩,故国罗衣啼粉。
劝相忍。
燕燕春明藻井。

永遇乐 光化谷城门春日郊行

晴起山云,烟拖宵涨,村外斜绕。
细细秋千,盈盈版锸,儿女春渠早。
条桑小罢,吹波秀麦,一带桃秧匀了。
牛车路,关心此日,望中几州天杳。
歌风未许,当年曾仗,猛士屠刀雄矫。
闲庙丹青,故墟兵火,帆静襄阳晓。
梅根故渚,送君长角,花艳大堤惊笑。
闻郢唱,方城汉水,盼征信好。

浪淘沙 其五

水榭认红榴。
过了春鸠。
藏鸦杨柳水裙柔。
花外苏堤桥外桨,丝雨菱讴。
松树画人楼。
竹石清幽。
靖康而后念淹留。
染管畴红矜不下,吟望杭州。

沁园春 二十三年中秋,北事书叹

绝代山川,一望莹然,沉碎未收。
正朝衣无策,苍茫民命,长城如芥,取拾通侯。
度我阴山,岂惟胡马,何处筹边更有楼。
金城柳,问围腰依旧,换了兜牟。
盘秋呜咽横流。
尚泱莽西风兵气稠。
怅兰陵破阵,此声长绝,澶渊飞盖,孤注无由。
累卵他年,低头此日,都做文章风节忧。
铜仙泪,莫中原明月,侨置杭州。

卷珠帘 纪忆(二十七年春)

江上单衣梅雨候。
不是春阴,阴剪剪轻寒又。
波浪黄河天际吼。
中原万里军行后。
堤柳鹅黄歌粉透。
铅水华年,气与山川秀。
惯忆西湖浓似酒。
花时卷土重来有。

东风齐著力 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三日南京失手。时在庐山讲舍,闻讯悲苦,且闻委员长痛哭别陵事,益涌澜翻之泪也

带甲江山,别陵城郭,深泪戎衣。
孤危庙告,最此力穷时。
寝殿寒梅旧绕,东风里、和月都非。
江南北、几多战垒,断戟依稀。
敌火蹙长围。
又忍是、白门碧柳频垂。
烟笼梦往,去路草红蕤。
愁共趋行在所,秦淮水、远送还归。
怜今日、高穹后土,眷此微微。

临江仙 其七

吴越平原天付与,清游端感逢君。
四山亭障度柔云。
辽东成割席,边泪柳条青。
春国碧城无语地,胥江潮水沄沄。
明知飘逸即离群。
朱弦谁入海,吹梦尚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