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言一首

秋色染成碧水,夜凉瘦落青山。
树头宿鸟归尽,天外行人未还。

送沈侍郎二首 其一

献纳论思玉笋班,间因忠谠忤龙颜。一朝锦水连江水,万里何山与卞山。

道大可能忘济世,名高那得镇投闲。天教一似苏门下,先到筠阳却诏还。

寄范石湖五首

近来能辟千年谷,归去非思一筹鲈。
聊示维摩隐几相,要教狮子致文殊。

出郊访沈洞主一首

抖擞尘埃暂出郊,一藤先访羽人巢。
风翻翠浪催禾穗,秋放殷红著树梢。
万里家山怀五老,千年活计却三茅。
明朝便好乘风去,不学浮屠更打包。

九月六日泛舟航村而舟人不审误抵道场之麓越二日登焉因过何山谩赋一首

千岩矗空濛,一水还葱茜。寺从驯虎立,山作盘龙转。

嗟予千里来,适此十年愿。初拿莲叶舟,误逐桃花片。

重携九节筇,上尽百结线。阴崖滴翠寒,竹韵含风战。

树色争烟霏,泓甃靡旱暵。载窥窣堵尖,平视苍狗变。

楼阁撑山光,城郭瞰波面。未觉髀肉酸,先苦银海眩。

晚寻小溪曲,更得何山便。平畴翠浪涌,返照金色现。

回首笑月亭,消息真已荐。

广中二首 其二

南来风土已安之,事已当还敢故违。
铜柱略无功可录,玉关空幸死前归。
眼看馀剂怜犹在,力凭征鞍觉尚微。
此去上还官印绶,却来传授祖师衣。

题落星寺一首

岛石是处有,星辰曾霣无。
庄严成净土,怪诞出浮屠。
蜃气楼穿海,龙堆沙拥湖。
尽除金碧像,吾欲舍吾徒。

湖南道中三首 其一

失脚南来又两年,故山猿鹤祇凄然。
潇湘不是无佳景,终觉壶中别有天。

陪晦翁登妙高峰一首

千崖盘屈曲,一塔矗空濛。
它处只山好,此中兼水洪。
纵观疑犯斗,飞上觉凌风。
常恨天难近,今朝路已通。

题惠山泉一首

惠山泉似雪初消,不数松江第四桥。
解挹清泠洗氛祲,何时再有李文饶。

寄题识山堂一首

山体如如即我身,眼高才是个中人。
锦囊忽上玉楼去,谁复如化更识真。

上九江唐舍人一首五十韵

江左承南渡,当阳控上流。
平时称用武,今日更防秋。
六代规摹古,三江险厄周。
高凭隆屏翰,下瞰握襟喉。
呼吸闻吴楚,封疆矗斗牛。
循良渡虎迹,神武射蛟游。
胜事余莲社,风光足庾楼。
倚天开峻极,倒影湛飞浮。
鼎败香山往,官轻靖节休。
义门十世美,将业二王优。
顷岁承平久,斯民习俗修。
究心依学校,服力事田畴。
狱净苔荒砌,山深麦挂丘。
共知忠义笃,肯陷矫诬羞。
不料腥羶起,能令日月幽。
云屯满赤县,天意卒鸿沟。
郡邑生荆棘,江湖识冕旒。
意捐形势地,聚作虎狼陬。
何胜辱,群生变暂偷。
奇功思赫赫,内治颇悠悠。
法令中间弊,流移不可留。
未经真抚恤,还已困虔刘。
对叠缘淮甸,长蛇致虏酋。
雷声忽不狗,旗尾又蚩尤。
隔岸几航苇,陴城亦缀斿。
兵戈闲耒耜,战舰夺松楸。
天下虽同扰,江西又不侔。
宿师惟此地,履亩倍他州。
诸将纷纷是,攸司日日掊。
文符竞旁午,膏备罄诛求。
战斗连年永,疮痍几日廖。
孽牙中作梗,气习遂成媮。
情动穿墉鼠,负行借父耰。
秉彝均物则,失德自乾餱。
近世凡临镇,何人解抚柔。
帝为辍近侍,人喜得贤侯。
父子文章伟,君臣契分投。
王言资润色,国是仗谋猷。
诗似丘传鲤,书如固续彪。
凤毛宜鸑鷟,骥种自骅骝。
增重依莲幕,尤烦借箸筹。
折部皆婉画,赐履又分忧。
奕奕长江上,源源数路头。
若非烦柱石,何以镇貔貅。
南土惊新事,西清拥碧油。
春风回野色,江月静帘钩。
地借长城望,尘清奕世雠。
有生皆固结,无士不冥搜。
立国须才用,闻公锐意收。
龙门如可上,敢请与荀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