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城寺六首 其二 (归越诗。弘治壬戌年,以刑部主事告病归越并楚游作)

云里轩窗半上钩,望中千里见江流。
高林日出三更晓,幽谷风多六月秋。
仙骨自怜何日化,尘缘翻觉此生浮。
夜深忽起蓬莱兴,飞上青天十二楼。

寄石潭二绝 其一 (两广诗。嘉靖丁亥起,平思田之乱)

见说新居止隔山,肩舆晓出暮堪还。
知公久已藩篱撤,何事深林尚闭关?

闻曰仁买田霅上携同志待予归二首 其二

月色高林坐夜沉,此时何限故园心。山中古洞阴萝合,江上孤舟春水深。

百战自知非旧学,三驱犹愧失前禽。归期久负云门伴,独向幽溪雪后寻。

送惟乾二首 其一 (滁州诗。正德癸酉年到太仆寺作)

独见长年思避地,相从千里欲移家。
惭予岂有万间庇?借尔刚馀一席沙。
古洞幽期攀桂树,春溪归路问桃花。
故人劳念还相慰,回雁新秋寄彩霞。

游九华道中(江西诗。正德己卯年,奉敕往福建处叛军。至丰城,遭宸濠之变,趋还吉安,集兵平之。八月,升副都御史,巡按江西作)

微雨山路滑,山行人轻舟。
桃花夹岸迷远近,回峦叠嶂盘深幽。
奇峰应接劳回首,瞻之在前忽在后。
不道舟行转崛岖,但怪青山亦奔走。
薄午雨霁云亦开,青鞋布袜无尘埃。
梅蹊柳径度村落,长松白石穿林隈。
始攀风磴出木杪,更俯悬崖听瀑雷。
乱山高顶藏平野,茆屋高低自成社。
此中那得有人家,恐是当年避秦者。
西岩日色渐欲下,且向前林秣吾马。
世途浊隘不可居,吾将此地营兰若。

夜宿香山林宗师房次韵二首 其一 (京师诗。正德庚午年十月,升南京刑部主事。辛未年入觐,调北京吏部主事作)

幽壑来寻物外情,石门遥指白云生。
林间伐木时闻响,谷口逢僧不记名。
天壁倒涵湖月晓,烟梯高接纬阶平。
松堂静夜浑无寐,到枕风泉处处声。

游庐山开先寺(江西诗。正德己卯年,奉敕往福建处叛军。至丰城,遭宸濠之变,趋还吉安,集兵平之。八月,升副都御史,巡按江西作)

僻性寻常惯受猜,看山又是百忙来。
北风留客非无意,南寺逢僧即未回。
白日高峰开雨雪,青天飞瀑泻云雷。
缘溪踏得支茆地,修竹长松覆石台。

化城寺六首 其一

化城高住万山深,楼阁凭空上界侵。天外清秋度明月,人间微雨结浮阴。

钵龙降处云生座,岩虎归时风满林。最爱山僧能好事,夜堂灯火伴孤吟。

李白祠二首 其一 (归越诗。弘治壬戌年,以刑部主事告病归越并楚游作)

千古人豪去,空山尚有祠。
竹深荒旧径,藓合失残碑。
云雨罗文藻,溪泉系梦思。
老僧殊未解,犹自索题诗。

江上望九华山二首 其二 (江西诗。正德己卯年,奉敕往福建处叛军。至丰城,遭宸濠之变,趋还吉安,集兵平之。八月,升副都御史,巡按江西作)

穷探虽得尽幽奇,山势须从远望知。
几朵芙蓉开碧落,九天屏嶂列旌麾。
高同华岳应天忝,名亚匡庐却稍卑。
信是谪仙还具眼,九华题后竟难移。

见月(狱中诗。正德丙寅年十二月以上疏忤逆瑾,下锦衣狱作)

屋罅见明月,还见地上霜。
客子夜中起,旁皇涕沾裳。
匪为严霜苦,悲此明月光。
月光如流水,徘徊照高堂。
胡为此幽室,奄忽逾飞扬?
逝者不可及,来者犹可望。
盈虚有天运,叹息何能忘。

水滨洞

送远憩岨谷,濯缨俯清流。
沿溪陟危石,曲洞藏深幽。
花静馥常瑀,溜暗光亦浮。
平生泉石好,所遇成淹留。
好鸟忽双下,鯈鱼亦群游。
坐久尘虑息,澹然与道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