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笼港漫游感事

白浪如山西北来,谽岈一线港门开。
西山合沓东南障,远海重见琅琊台。
海水群飞今几日,旧日山容已全失。
中国楼船去似风,外洋烟突森于栉。
江山潮汐总凄凄,谁欤港中筑断堤。
古迹休寻郑国姓,战瘢堪诧佛郎西。
佛郎西从西海至,甲申⑴往事余能记。
弃地虽由刘使君,扬威犹多李广利。
君不见,三沙湾外二沙湾,佛军白骨埋青山。
战船一年来一祭,峨峨京观海漫漫。
我行踏上狮球岭,岭头战垒犹堪省。
炮台尚拂蛟漦腥,烟晕可吞鲸鲵影。
何图乙未⑵上氛祲,十载关山变古今。
重重岩阻无人守,日日渊沉海水深。
海山自青水自黑,山头旗交红日色。
山半今安日本营,海中今绝华人迹。
自古山川剧变迁,谁似我土多惨戚。
一丸海岛天穹垂,非雾非烟闪倏吹。
已矣人间无可道,泛舟仙洞仙踪追(作者注:「附近有洞。」)。
回看洋楼船坞连海起,一幅云山战场里。
民间膏血浪沙淘,千秋尽入尾闾底。
潮来潮去吊兴亡,我亦望洋悲海市。

诗函报林十,适又渡海,歌以寄之

去年烽火起,君去罩雾里。雾山一一高,君视等鸿毛。

航海一去寻乐土,温陵旧是晋时浦。晋人携家江畔居,当时亦避羯奴苦。

文物衣冠犹俨然,城郭襟海带云烟。忆昔伧荒已千载,得君羁旅又三年。

今年台地烽偶熄,君潜渡海问田宅。山川虽是景物非,疑忌之邦君遁迹。

得君诗函报君书,君已不滞回风裾。一帆波起随急棹,四山月出空精庐。

望君在何处,天长迷海曙。一纸搁山中,无由追日驭。

我向此邦依,何殊荆棘据。闻君挈眷欲重来,叹息故巢难去去!

作短歌,小名署是「弃生」,甘执御。从今富贵功名非吾知,惟望文辞诗卷人间著!

作诗与子且自吟,泪滴青山犹昔心。

澎湖失守纪事

杀气阴风北斗高,轰轰雷霆殷海涛(作者注:「澎湖炮声震及台湾。」)。
仰首但见天周遭,鬨耳群惊海煎熬。
千里逝水闻滔滔,出地霹雳欢蛟鳌。
电音驿至报胜仗,明朝溃卒随波逃⑴。
依稀败耗人未信,溃卒登岸如猬毛。
市中咆喊虎怒号,战阵驱来羊一牢。
呜呼,四万义军同日死,陈涛之罪千秋指。
今日战士望风奔,保全首领走而已。
争诧西洋炮火神,中国炮火日日新。
军不训练弃与敌,城垒有炮奈无人。
岁未月卯日庚午⑵,蓬莱海岱生烟尘。
春风吹浪作号泣,鲸鲵小丑抉龙鳞。
汉廷元老筹妙策,议和遣使出天津。

大墩公园杂咏十二首(选七) 其五

催敲来种花,千株万株列。
白是千人脂,红是万家血。

大墩公园杂咏十二首(选七) 其二

前池浮荇藻,后槛倚芙蕖。
临水知鱼乐,无人可比鱼。

将游中华作

将老再行迈,竟作万里游。此意同矍铄,恨无勋业酬!

栖栖入□山,远与禽向俦。向禽亦何易,踪迹巢、许侔。

尧、舜今已没,洪水自东流。我为乘桴客,翻向陆中浮。

陆中诚阻艰,尚有桃源留。沧海浅更涸,巨鱼日吞舟。

六鳌沈蓬山,一去不可求。我欲穷天阙,安得昆崙邱!

中原轩辕都,胜迹神禹州。乾坤虽莽莽,轨路自悠悠。

列子御风行,域外期一周!

自叹

烟涛万里接天流,身世沈沦守故邱。
每度秋风增马齿,连年寒雪敝貂裘。
乾坤文物经三变(乙未、戊戌、庚子),海屋沧桑又一筹。
若使中原计恢复,儒衣愿换铁兜鍪!

登楼晚眺①

暮色青山尽,寒天旷野低。
霜催归雁北,人在夕阳西。
云水帆无际,樵渔路已迷。
凭栏閒眺望,烟外草萋萋。

海上遇风即事

枕上波涛鸣,水底蛟龙泣。
卸帆一梦惊,疑有狂澜入。
忆昨驾船初,浪平风习习。
天高动星斗,潮涌随呼吸。
直棹澎湖沟,遥望虎山立。
秋信中流来,北风一夜急。
浪头拍太空,鳌山高岌岌。
漰湃舟人呼,声与浪鸣悒。
鼓荡随罡风,忽向海湾集。
回视天色明,万变俱收拾。
乃知险阻间,随处可安戢。
乾坤亦幻然,江河吾且挹。

望蓬莱山有悼

海上蓬莱山,自是神仙闼。琼瑶削作台,琳琅排作阙。

仙人凌云出,望之心目豁。谁知阅沧桑,仙山亦轇轕!

沦汨苍茫中,滔滔海水阔。残破不可知,中流剩一发。

日出照深渊,黤𪒿见髣髴。既作妖螭居,复变鬼狐窟。

人类想无存,岧峣枯髅骨。时或洪流涨,浮沈见凹凸。

可叹蓬莱峰,年年海底没!海底何所有?鼋鼍来窸窣。

海中何所见?鲸鲵弄溟渤。海屋添筹翁,声噫气复郁。

日与鬼蜮邻,频年无一物。

招隐六章(选三) 其三

章甫适越邦,衣裳居裸国。
虽不相往来,未免相疑惑。
南山有雾豹,非时长晦匿。
知几有哲人,焉可被时识!
时世日以非,浮光日以昃。
故里等殊方,瀛海同荒僰。
去去勿复迟,前山足登陟!

旅思二首 其一

前路风忽忽,征车寂不发。
一出故乡来,回头望城阙。
不见乡中人,但见乡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