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纪游诗六首 其三 宿碧云寺(民国十三年)

鸦影落寒山,钟声出远寺。
行行知渐近,已见碧云起。
石阙何嵯峨,宝塔五星聚。
孤标不可即,如出碧云际。
奇松生石罅,老柏影交翠。
朱垣隐复现,又在碧云里。
忆昨游温泉,水声清在耳。
复揽金山胜,远目尽千里。
得此信三绝,可以叹观止。
名山宜讲学,合并真与美。
东风动弦歌,山水益辉媚。
结邻有故人,相见各欢喜。
茅屋三两椽,魂梦得所寄。
夜来临水坐,疏星耿林翳。
语默成自然,夜气清且旨。
作诗以自幸,亦以劳吾子。

出峡(民国十四年)

出峡天如放,虚舟思渺然。
云归新雨后,日落晚风前。
波定鱼吞月,沙平鹭隐烟。
绿阴随处有,可得枕书眠。

病中读陶诗 其一 (民国十四年)

摊书枕畔送黄昏,泪湿行间旧墨痕。
种豆岂宜杂荒秽,植桑曾未择高原。
孤云叆叆诚何托,新月依依欲有言。
山泽川涂同一例,人生何处不笼樊。

题蘖庄图卷五首 其五 (民国八年)

蘖庄山水好,此意真绵绵。
伫看松与竹,一一长风烟⑴。

题画梅(民国十六年)

繁英若飞琼,老柯如屈铁。
持此岁寒心,努力战风雪。

蝶恋花 大连晓望(民国十一年)

客里登楼惊信美。
雪色连空,初日还相媚。
玉水含晖清见底,缟峰一一生霞绮。
水绕山横仍一例。
昔日荒邱,今日鲛人市。
无限楼台朝霭里,风光不管人憔悴。

坐雨 荒原远树欲浮天,黄叶声中意渺然。为问闲愁何处去,西风吹雨已如烟。 ' 译佛老里昂寓言诗一首(民国三年)

东风和且平,众木繁其枝。
夜来有微雨,初日还迟迟。
在此春光中,不乐将何为?
东顾有牧场,碧草生离离。
一羊蹶而趋,一犬还相随。
宛然兄若妹,情好相依依。
阿妹今不欢,流泪如绠糜。
呜咽语阿兄,吾生其何之。
我闻造物者,用意无偏私。
跂行与喙息,所适惟其宜。
如何兄与我,长日为人羁。
阿兄啖馀粮,辛勤守房帷。
昼防暴客至,夕畏穿窬窥。
小变起不虞,生死还相持。
何以报忠贞,惟有鞭与笞?
主人有娇子,蹴踏供娱嬉。
慑⑴伏敢枝梧,中惭语阿谁。
至今抚疮痏,毛血犹参差。
阿兄既不辰,阿妹尤童痴。
挦我肤中毛,织彼篝中衣。
夺我怀中乳,哺彼褓中儿。
可怜曳行田,挝策来无时。
雨淋与日炙,狼藉成枯骴(骴:音呲,鸟兽残骨。)。
晓行庖厨下,碧血惊淋漓。
群饕口流沫,谈笑酬号嘶。
伯叔与诸姑,赫然在盘彝。
死睫不敢看,惊趺不能移。
投地有馀骨,封狼朵其颐。
孤坟在何许,沟水流残脂。
生也为人奴,死也为人牺。
皇皇此一息,命矣其何辞!
阿兄闻妹言,怃然止其哭:弱者未云祸,强者未云福。
与其作刀俎,毋宁为鱼肉。

有感(民国纪元前二年北京狱中所作)

忧来如病亦绵绵,一读黄书一泫然。
瓜蔓已都无可摘,豆萁何苦更相煎。
笳中霜月凄无色,画里江城黯自怜。
莫向燕台回首望,荆榛零落带寒烟。

冰如薄游北京,书此寄之 其三 (民国七年)

北道风尘久未经,愁心时逐短长亭。
归来携得西山秀,螺髻蛾眉别样青。

菊以隐逸称,殆未得其似。
志洁而行芳,灵均差可拟。
生也不逢时,落叶满天地。
枝弱不胜花,凛凛中有恃。
繁霜作锻练,侵晓色逾美。
忍寒向西风,略见平生志。
一花经九秋,未肯便憔悴。
残英在枝头,抱香终王坠。
寒梅初破萼,已值坚冰志。
相逢应一笑,异代有同契。

蝶恋花 冬日得国内友人书,道时事甚悉,怅然赋此(民国元年)

雨横风狂朝复暮。
入夜清光,耿耿还如故。
抱得月明无可语,念他憔悴风和雨。
天际游丝无定处。
几度飞来,几度仍飞去。
底事情深愁亦妒,愁丝永绊情丝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