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民国十六年)

银汉迢迢玉宇恢,夜深风露涤馀埃。
此心得似冰蟾洁,曾濯沧溟万里来。

被逮口占 其四 (民国纪元前二年北京狱中所作)

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
青燐光不灭,夜夜照燕台。

江楼秋思图为柳亚子题(民国十年)

日暮倚江楼,问君何所思?
萧萧天地间,秋风来以时。
君如王仲宣,瑰丽多文词。
江山本吾土,俛仰聊自怡。
知不因登楼,而兴游子悲。
君如张季鹰,不为好爵糜。
家在莼鲈乡,何以乐栖迟。
知不因秋风,慨然始怀归。
向晚天气佳,丛菊盈东篱。
有石宜弹琴,有酒宜赋诗。
舍此忽有念,兀兀将何为?
由来贤哲人,万感积心期。
莛钟偶然值,一纵不可羁。
有如云生石,因风自逶迤。
又如丝出茧,映日成离披。
其来既无端,其去亦无倪。
君既不能名,我亦不自知。
芦渚烟漫漫,水远天低垂。
望门投止者,踯躅将何依。
安得为芦花,毋使悲鸿罹。
枫林霜斑斑,有若别泪滋。
世间诸儿女,一例伤乖离。
安得为红叶,宛转与通辞。
秋光渺无际,秋思亦如之。
茫茫良自失,喋喋恐非宜。
不如酌美酒,与君尽一卮。

见人析车轮为薪,为作此歌(民国纪元前二年北京狱中所作)

年年颠蹶南山路,不向崎岖叹劳苦。
只今困顿尘埃间,倔强依然耐刀斧。
轮兮轮兮生非徂徕新甫之良材,莫辞一旦为寒灰。
君看掷向红炉中,火光如血摇熊熊。
待得蒸腾荐新稻,要使苍生同一饱。

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广州之役,余在北京狱中闻展堂死事,为诗哭之,才成三首,复闻展堂未死,遂辍作 其三 (民国纪元前二年北京狱中所作)

日日中原事,伤心不忍闻。
赋怀徒落落,过眼总纷纷。
蝙蝠悲名士,蜉蝣叹合群。
故园记同眺,愁绝万重云。

题蘖庄图卷五首 其四 (民国八年)

景纯咏游仙,意欲翔寥廓。
如何著葬书,所志在糟粕⑴。

豁盦出示易水送别图中有予旧日题字并有榆生释戡两词家新作把览之余万感交集率题长句二首 其一

酒市酣歌共慨慷,况兹挥手上河梁。
怀才盖聂身偏隐,授命于期目尚张。
落落死生原一瞬,悠悠成败亦何常。
渐离筑继荆卿剑,博浪椎兴人未亡。

十一月八日自广州赴上海舟中作(民国九年)

鸥影微茫海气春,雨收馀霭碧天匀。
波凝绿蚁风无翼,浪蹙金蛇月有鳞。
始信琼楼原不远,却妨罗袜易生尘。
钟声已与人俱寂,袖手危阑露满身。

高阳台 福州留别方曾诸姊弟,且申相见之约(民国元年)

澹月流波,明霞浴水,钓丝微漾风前。
水远天垂,遥怜远树如阡。
归心已逐征帆⑴去,怎离魂、转更凄然。
最难忘,话雨灯阴,听水栏边。
年来聚散浑如梦。
尽思随恨积,愁与情绵。
阅尽悲欢,鼓山无限云烟。
西窗剪烛曾相约,好凝眸、天际归船。
且安排,剪了园蔬,引了流泉。

除夕(民国十四年)

冰雪满天地,老梅能作花。
孤松青不已,相为导春华。
落落心如见,依依景未斜。
及时惟努力,揽物莫长嗟。

积雨初霁,偶至野桥,即目成韵(民国十九年)

回润初苏柳,馀寒尚噤莺。
天仍含宿雨,人已乐新晴。
负笈儿趋学,提篮妇馌⑴耕。
寻常墟里事,入眼总怦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