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民国十六年)

几日棠梨烂熳开,春归重对旧池台。
情随芳草连天去,梦逐轻鸥拍水回。
飞絮便应穷碧落,坠红犹复绚苍苔。
梓桐拱把清阴好,还记年时手自栽。

采桑子(民国十二年)

人生何苦催头白,知也无涯,忧也无涯,且趁新晴看落霞。
春光酿出湖山美,才见开花,又见飞花,潦草东风亦可嗟。

游春词 其二 (民国十八年)

千红万紫各成行,日暖林塘蔼蔼香。
此际园丁高枕卧,游人自为看花忙。

无题一章

早晚听潮催事非,一訇一默惘难违。
鬼厨慷慨牛刀滞,冥纸张扬马屁飞。
殁节尝哀颁圣盗,活生每祭益牺肥。
徒栽香火焚高器,太史夷犹书不归。

豁盦出示易水送别图中有予旧日题字并有榆生释戡两词家新作把览之余万感交集率题长句二首 其二

少壮今成两鬓霜,画图重对益彷徨。
生惭郑国延韩命,死羡汪锜作鲁殇。
有限山河供堕甑,无多涕泪泣亡羊。
相期更聚神州铁,铸出金城万里长。

好事终

我这里离了岸,远了尘寰。
我这里抛了家园,也路过庙和庵。
且就这大红锦斓随风展,托就明月送我还。
且看那茫茫一片白地真共远,撒却了名利只留下俺。
我这里掀翻了白玉盘,我这里扯断了红绒线。
山中高士惟有薛,梦里花痕只为怜。
把镜里欢情梦里功名齐抛闪,将世情一一历遍。
只为着一粒清尘,踏不遍的山川这历不尽的峰巅。
只为着一缕疏烟,诉不完的厚地那觅不全的高天。

十七日夜半雨止,月色掩映庭竹间(民国十四年)

竹间微雨湿幽辉,万影参差欲上衣。
今夜姮娥意愁绝,玉颜和泪减腰围。

惜时一章

长河晓挂月钩簪,寂里脉潮如密砧。
顾盼灯丝羞白日,熬煎气质祝魔音。
捐君花下三生约,偿我人间一寸金。
转眼芳华成逝水,悔知珍重老人心。

百字令 七月登瑞士碧勒突斯山巅,遇大风雪(民国元年)

泠然风善,忽吹来、人在广寒深处。
应是仙峰天外秀,不受人间尘土。
四远微茫,一筇缥缈,白了山中路。
披烟下望,青青鬟黛无数。
还笑初试荷衣,又吟柳絮,万象更如许。
石磴幽花神自峭,惯与长松为侣。
孤屿如樽,明湖似盏(盏:同“盏”),好把酡颜驻。
酒醒夜白,寒云枕下来去。

海上(民国十六年)

银汉迢迢玉宇恢,夜深风露涤馀埃。
此心得似冰蟾洁,曾濯沧溟万里来。

被逮口占 其四 (民国纪元前二年北京狱中所作)

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
青燐光不灭,夜夜照燕台。

江楼秋思图为柳亚子题(民国十年)

日暮倚江楼,问君何所思?
萧萧天地间,秋风来以时。
君如王仲宣,瑰丽多文词。
江山本吾土,俛仰聊自怡。
知不因登楼,而兴游子悲。
君如张季鹰,不为好爵糜。
家在莼鲈乡,何以乐栖迟。
知不因秋风,慨然始怀归。
向晚天气佳,丛菊盈东篱。
有石宜弹琴,有酒宜赋诗。
舍此忽有念,兀兀将何为?
由来贤哲人,万感积心期。
莛钟偶然值,一纵不可羁。
有如云生石,因风自逶迤。
又如丝出茧,映日成离披。
其来既无端,其去亦无倪。
君既不能名,我亦不自知。
芦渚烟漫漫,水远天低垂。
望门投止者,踯躅将何依。
安得为芦花,毋使悲鸿罹。
枫林霜斑斑,有若别泪滋。
世间诸儿女,一例伤乖离。
安得为红叶,宛转与通辞。
秋光渺无际,秋思亦如之。
茫茫良自失,喋喋恐非宜。
不如酌美酒,与君尽一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