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赋红叶(民国三年)

疏林亦有斜阳意,都为将残分外妍。
留得娟娟好颜色,不辞岑寂晚风前。

庐山杂诗十四首 其七 行莲花谷最高处(民国九年)

峰势阽(阽:音电,危险)危人影孤,天风飏发粟生肤。
偶从云罅窥人世,赭是长江碧是湖。

再赋红叶(民国三年)

澹秋颜色胜秾春,却为飘零暗怆神。
风妒霜怜两无谓,不辞泛菊慰灵均。

西山纪游诗六首 其二 登金山憩金仙庵(民国十三年)

列岫隐苍烟,倾崖响玉泉。
澄心寄丘壑,远目隘幽燕。
危石下无地,孤松夐⑴在天。
名山新事业,伫看集群贤。

游莫干山(民国九年)

初看山脚斜阳黄,渐闻凉风飒飒鸣高冈。
炊烟渐上云渐合,顿使山无远近皆苍茫。
夜上峰头天已黑,缺月疏星气萧瑟。
寥天忽跳赪虬珠,斑驳林峦半苍赤。
披衣起立明霞中,朝气扑面生冲融。
群山起伏何止千万叠,修竹掩映何止千万丛。
沈沈黝色黯云壑,瑟瑟清影明岚峰。
泉流涧中鸣不断,其声欲与风叶同琤瑽。
平生爱竹已成癖,三竿两竿青亦得。
只今身已入山深,虽白云乡不此易。
流长不洗孙楚耳,峰青不蜡阮孚屐。
一角茅檐对远山,此心清似长天色。

自都鲁司赴马赛归国留别诸弟妹(民国三年)

十年相约共灯光,一夜西风雁断行。
片语临歧君记取,愿将刚胆压柔肠。

舟中晓望(民国八年)

朝霞微紫远天蓝,初日融波色最酣。
正是暮春三月里,莺飞草长忆江南。

浣溪沙 过吴淞口

小艇依然系水门,门前落叶正纷纷。
饥鸦病雀不能言。
衰柳镇怜今日影,寒潮苦觅旧时痕。
静中摇动寂中喧。

殿前欢 自叹

兴至哉,一灯一火一楼台。
醉里春秋多挂碍,少酒难开。
看天地总无奈,趋不尽的名利客,一梦淡抒怀。
天外来我,我来天外。

题蘖庄图卷五首 其一 (民国八年)

儒家重饰终,墨子论薄葬。
事人与明鬼,于义各有当⑴。

病起郊行(民国十四年)

病骨乐与瘦筇俱,疏阴漏日午晴馀。
觅新诗似驴旋磨,温旧书如牛反刍。
岸几罗花村舍静,峰屏衬树行人疏。
林深足茧思小憩,啼鸟一声真起予。

秋夜四首 其四 (民国十三年)

策策西风万木秋,玉箫哀怨未能收。
繁星点点人间泪,聚作银河万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