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广州之役,余在北京狱中,偶闻狱卒道一二,未能详也,诗以寄感 其二 (民国纪元前二年北京狱中所作)

珠江难觅一双鱼,永夜愁人惨不舒。
南浦离怀虽易遣,枫林噩梦漫全虚。
鹃魂若化知何处,马革能酬愧不如。
凄绝昨宵灯影里,故人颜色渐模糊。

太平山听瀑布(山在南洋马来半岛) 其一 (民国元年)

山径无人燕自鸣,椰阴瑟瑟弄新晴。
隔林遥听潺湲起,犹作宵来风雨声。

水调歌头 表意一章

问我近来事,郁郁不能言。
千头万绪,表里盘绕困肠肝。
一自归来又去,几日黄菊醴酒,握手可红颜。
人同魔共舞,义与利纠缠。
皓皓乎、皆往事、计从前。
高栏中有风雨,惊梦已阑珊。
杜撰风流魏晋,会意田园王孟,看水倍看山。
春秋如画手,寸寸染心丹。

为榆生题吴湖帆画竹册

飒然英气出萧森,尺幅中悬万里心。
供向斋头同宝剑,听他风雨作龙吟。

游昌平陵(民国六年)

昌平园寝郁参差,想见尘清漠北时。
地老天荒终有恨,山环水抱亦无奇。
铜驼魏阙芜仍没,石马昭陵汗已滋。
索与虬松同醉倒,不须惆怅读碑辞⑴。

秋夜四首 其一 (民国十三年)

心似银河凝不流,凉萤的皪破林幽。
桐阴渐薄松阴老,并送秋声入小楼。

秋夜四首 其二 (民国十三年)

狼藉书城獭祭频,夜凉灯味乍相亲。
闲愁不为西风起,自倚江楼念远人。

旧历元旦经白云山麓书所见 其三 (民国十四年)

泥潦纵横叱犊行,老农辛苦足平生。
今宵一酌屠苏酒,坐听家家爆竹声。

白莲(民国十六年)

澹然相对蕴皆空,坐久微黁⑴偶一逢。
玉骨冰肌尘不到,亭亭恰称月明中。

浣溪沙(民国十二年)

远接青冥近画阑,鸥飞渺渺不知还。
陵高弥觉碧波宽。
玉宇鲜澄新雨后,翠岚融冶夕阳间。
果然人世有清安。

为余十眉题鸳湖双棹图(民国十年)

鸳鸯湖上泛鸳鸯,烟雨楼头未夕阳。
情似春潮无畔岸,思如幽草有芬芳。
惊鸿照影空回首,别鹤流声易断肠。
罗袜凌波原一瞬,只宜画里与端详。

十月二十九日月下作(民国十四年)

人似归鸦暂息翰,玉山秋色静中看。
长飙一扫游氛尽,才识冰轮照胆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