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室人诗十首 其三

夏云多杂色,红光铄蕤鲜。苒弱屏风草,潭拖曲池莲。

黛叶鉴深水,丹华香碧烟。临彩方自吊,揽气以伤然。

命知悲不绝,恒如注海泉。

杂体诗三十首 其二十五 谢法曹惠连赠别

昨发赤亭渚,今宿浦阳汭。方作云峰异,岂伊千里别。

芳尘未歇席,零泪犹在袂。停舻望极浦,弭棹阻风雪。

风雪既经时,夜永起怀思。汎滥北湖游,苕亭南楼期。

点翰咏新赏,开帙莹所疑。摘芳爱气馥,拾蕊怜色滋。

色滋畏沃若,人事亦销铄。子衿怨勿往,谷风诮轻薄。

共秉延州信,无惭仲路诺。灵芝望三秀,孤筠情所托。

所托已殷勤,祗足搅怀人。今行嶀嵊外,衔思至海滨。

觌子杳未僝,款睇在何辰。杂佩虽可赠,疏华竟无陈。

无陈心悁劳,旅人岂游遨。幸及风雪霁,青春满江皋。

解缆候前侣,还望方郁陶。烟景若离远,末响寄琼瑶。

山中楚辞

桂之生兮山之峦。
纷可爱兮柯团团。
溪崎嶬兮石架阻。
{风幼}{风刘}兮木道寒。
烟色闭兮乔木桡。
岚气闇兮幽篁难。
忌蟪蛄之蚤吟。
惜王孙之晚还。
信于邑兮白露。
方夭病兮秋兰。

悼室人诗十首 其八

杼悲情虽滞,送往意所知。空座几时设,虚帷无久垂。

暮气亦何劲,严风照天涯。梦寐无端际,惝恍有分离。

意念每失乖,徒见四时亏。

芳洲之草行谷暮。
桂水之波不可渡。
绝世独立兮报君子之一顾。

应谢主簿骚体

山棂静兮悲凝凉。
涧轩掩兮酒涵霜。
曾风激兮绿苹断。
积石闭兮紫苔伤。
芝原寂少色。
筠庭黯无光。
沐予冠于极浦。
驰予佩兮江阳。
吊秋冬之已暮。
忧与忧兮不忘。
使杜蘅可翦而弃。
夫何贵于芬芳。

奏宣列之乐歌舞

殷崇配天。
周尊明祀。
瑞合汾阴。
庆同泰畤。
青幕云舒。
丹殿霞起。
二曜惟新。
五精告始。
于以享之。
景福是履。

效阮公诗十五首 其十一

扰扰当途子,毁誉多埃尘。朝生舆马间,夕死衢路滨。

藜藿应见弃,势位乃为亲。华屋争结绶,朱门竞弹巾。

徒羡草木利,不爱金碧身。至德所以贵,河上有丈人。

杂体诗 古离别

小序夫楚谣汉风。
既非一骨。
魏制晋造。
固亦二体。
譬犹蓝朱成彩。
杂错之变无穷。
宫角为音。
靡曼之态不极。
故蛾眉讵同貌。
而俱动于魄。
芳草宁共气。
而皆悦于魂。
不期然欤。
至于世之诸贤。
各滞所迷。
莫不论甘而忌辛。
好丹而非素。
岂所谓通方广恕。
好远兼爱者哉。
乃及公干、仲宣之论。
家有曲直。
安仁、士衡之评。
人立矫抗。
况复殊于此者乎。
又贵远贱近。
人之常情。
重耳轻目。
俗之恒蔽。
是以邯郸托曲于李奇。
士季假论于嗣宗。
此其效也。
然五言之兴。
谅非敻古。
但关西邺下。
既已罕同。
河外江南。
颇为异法。
故玄黄经纬之辨。
金碧浮沉之殊。
仆以为亦各具美兼善而已。
今作三十首诗。
斅其文体。
虽不足品藻渊流。
庶亦无乖商搉云尔。
远与君别者。
乃至雁门关。
黄云蔽千里。
游子何时还。
送君如昨日。
檐前露已团。
不惜蕙草晚。
所悲道里寒。
君在天一涯。
妾身长别离。
愿一见颜色。
不及其琼树枝。
菟丝及水萍。
所寄终不移。

效阮公诗十五首 其十

少年学击剑,从师至幽州。燕赵兵马地,唯见古时丘。

登城望山水,平原独悠悠。寒暑有往来,功名安可留。

冬尽难离和丘长史诗

闲居深怅怅。
飔寒拂中闺。
宝礼自千里。
缣书果君题。
山川吐幽气。
云景抱长怀。
兹别亦为远。
潮澜郁东西。
汀皋日惨色。
桂闇猿方啼。
擥意谁侘憏。
屑涕在心乖。
杜蘅念无沫。
石兰终不暌。
冀总岁暮驾。
游衍苍山蹊。

清思诗五首 其五

至德不可传,灵龟不可侣。草木还根蒂,精灵归妙理。

我学杳冥道,谁能测穷已。须待九转成,终会长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