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双燕 “一二八”纪念日感赋

日光乍减,更天际阴阴,隔墙云树。
倭氛正恶,扑面春寒如许。
长是吹愁不去。
一二八、年时情绪。
江南自古堪哀,况是招魂吴语。
羁旅。
芳菲又误。
念过尽欢场,倦飞何处。
黄金青史,莫再等闲孤负。
三十头颅记取。
算窥镜、朱颜能驻。
垆边领略余温,镇把泪痕唤住(一九三三年一月廿八日作)。

凤凰台上忆吹箫 雨夜无寐

更不成眠,何曾是醉,夜残独自彷徨。
甚万千尘影,三两灯光。
风际瓶花吹冷,映不冷、羁客心肠。
声声雨,催教恨迸,赚得人狂。
相望一江咫尺,嗟浩淼烟波,中有沧桑。
剩酒痕如水,鬓角添霜。
未信蛾眉负我,遮莫是、我误文章。
凄凉绝,魂儿梦儿,没个商量(一九三三年元月五日于雨后)。

上弦一月似人生,锐进无休少日情。
渐及圆时当壮盛,微留缺处阅亏盈。
西倾不管斜阳尽,晚出能为彻晓明。
事道非孤谁省识,馀光四海共长庚。

白克路故居女颐生处

电掣烟销十七年,呱呱小女已齐肩。
人生到处留泥爪,只换经过一惘然。

凤凰台上忆吹箫 海行夜起

海色明楼,天风催晓,隔灯新月如杯。
甚欲眠还起,思与肠回。
无数涛声拍枕,人世事、流水潆洄。
休惆怅,秋光负尽,尚有春来。
低徊抚今念往,曾出塞投荒,百不能才。
揽镜朱颜在,堪掣风雷。
依旧江山南渡,歌舞地、金粉成堆。
横流急,狂澜砥柱,舍我谁哉。

读史七首之四 其四

百辈鲜卑语,三都吉莫靴。
乘轩纷使鹤,列阵枉为鹅。
江左酣王谢,山西仗牧颇。
至今燕赵寇,不敢渡黄河。

山鸟

山鸟啁啾水一涯,隔山薄雾俨笼纱。
早寒到袂多冬意,小朵宜瓶爱晚花。
场圃相娱官似隐,米盐自贵国逾奢。
阅墙禦侮皆兄弟,莫问豺狼问豕蛇。

送仲兄疏散隆昌二首之一

避地羁微禄,忧兵复此行。
艰虞巴道路,危苦汉公卿。
敌国群飞沸,东川数县荣。
无为惊贼扰,明岁看收京。

酒半放歌

一官亦何为,所得但在口。
口亦何所得,大嚼外无有。
谋议百不售,狐鼠白日走。
朝气杂衰微,矛盾出户牖。
物极变将穷,举世如中酒。
吾华虱其间,岂更能保守。
就令无此役,犹当善求友。
倭贼自明季,剽海亦已久。
一朝跻大邦,动敢为戎首。
政制号维新,劫持武人手。
山县气犹张,伊藤骨早朽。
势已成弩末,妄欲贯杨柳。
军兴十七月,十室空八九。
牵儿尽嫠妇,野哭到黄耇。
工农竭汗血,少壮印在肘。
富者多趑趄,但办唯与否。
民敝外仍强,匕见露群丑。
故知小加大,成败初易剖。
焉有塞江河,区区一培塿。
局终利炎黄,起作狮子吼。
祗虑卷土来,拖纳更纳垢。
我歌心有危,安得苗去莠。
中流把一钱,无能为左右。

新晴郊行夜又雨二首 其一

拖黄带绿矮长棚,路转坡陀爱鸟声。
观水能生年少意,得晴便有贼来惊。
鳞浮一碧风微动,节近中秋月不明。
又听巴山今夜雨,烛花倘与报收京。

独石桥车站二首 其二

呜呜车挟角声惊,长日楼头惯送行。
林樾天开千嶂出,田塍路转一桥横。
官閒直以诗为业,民敝遥怜世尚兵。
遽乱方深倭祸亟,囊多奇智向谁倾。

辣斐德路夜归

蹋月林阴信步归,雨馀薄暖与秋微。
车麈自沸金银夜,歌吹遥喧粉黛围。
衰世多应耽逸乐,中人所得是依违。
栖皇此意将谁语,剩把心光接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