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潘守 其三

乡闾扶杖久,早岁誉兵间。
谁信白头叟,能柔赤脚蛮。
人言劳不报,公有道能閒。
似是英雄骨,埋名向此山。

玄扃

君从何处叩玄扃,耳学纷纷莫浪听。
刬尽念头方近道,扫空注脚始明经。
见闻日富祇尘积,涉历年深似酒醒。
不必但疑禅背理,请君细读信心铭。

山长陈刚父①挽诗 其一

名在江湖久,青袍鬓已霜。
苕人师凿齿,莲幕客君房。
甫为思芹去,还遭撼树伤。
清朝公道厄,埋骨竟凄凉。

送严陵教方汝楫用后村韵

官是东莱初补处,诸生料得熟香名。
县知讲席通三昧,合向明廷听五英。
君有奇才宜凤翥,我安穷分乐鸥盟。
鸡群有鹤令人喜,伊昔翁曾共短檠。

题临清堂

一派清流绕屋长,阴阴古木隔脩墙。
枯梅照水横疏影,新竹摇风送细香。
诸老旧游如洛社,百年陈迹有溪堂。
扁题祖笔真奇绝,伫立沈吟两鬓霜。

晚行凤游池边作(冶司)

为吏常嗟七不堪,偷闲时到小池南。
去来共浴凫千百,高下相呼鹊二三。
春放新红梅点点,霜馀旧绿草毵毵。
云边数阵鸦归后,远树如山日半含。

代怀安王林丞上杨安抚(诚斋子)十诗 其九

元戎根柢是公平,玉肺冰肠彻底清。
一点吏奸无隐处,逢人个个说神明。

陈提举(炜)挽诗 其三

别无久近不相忘,见面虽疏意味长。
向摧梁初驰唁疏,已埋玉后送铭章。
我惭临穴诗黄鸟,儿报移阡谶白羊。
絮酒何时浇宿草,些成三赋泪沾裳。

咏莲花

梅有幽人骨,兰如处子姿。
二者岂不贵,清矣仁未知。
美哉水芙蓉,百花谁庶几。
可爱非可狎,不癯亦不肥。
充然德之容,莹矣仙之肌。
芬芳不容挹,既远而有遗。
洛阳妖艳品,红紫薄易萎。
东篱败坏相,著枝黏如𥻿。
此花虽已落,泛泛看红衣。
有房如栗玉,尚以金丝围。
吟玩苦不足,赋予何其奇。
因思爱莲说,稽首百世师。
非汝溪不爱,非溪不汝宜(明抄本作汝不宜)。
何人斯取斯,有道者似之。

贺李教授挂冠

鹄袍未脱先谋隐,雅操如君世所难。
甫拜衮龙怀敕牒,便寻神虎挂衣冠。
定应传入逸民去,更有文留后代看。
高卧东山还不稳,令人远笑谢公安。

呼儿问煮鱼

有客过茅宇,停杯待煮鱼。向儿呼不已,为我问何如。

骥子抠衣至,校人授手初。叮咛凡再四,烹割勿踌躇。

正起羹鲈兴,因看遗鲤书。团栾陪父执,更欲采园蔬。

适轩黄革叟挽诗 其二

闽谱虽华远,君于派得黄。
铭宜买石待,诗岂入瓢藏。
忆昔题吟稿,伤今赋一章。
香峦序葬处,遥想暮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