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古塔杂诗 其十三

迟日争游宴,豪家直一金。
不嫌几席少,偏爱酒杯深。
风俗誇卢橘,人情厌海参。
浑忘绝塞苦,醉里即狂吟。

宁古塔杂诗 其十七

闻说羁縻国,西来绝可怜。
冰天鱼作服,陆地狗行船(黑斤飞呀喀皆以船任载以狗驾辕)。
披发环穿鼻,文身耳压肩。
由来桑梓地,不是信张骞。

归来行送友人之延平

闽中之山颇崒嵂,熊罴虎豹如人立。
闽中之水极盘涡,上滩下滩蛟龙多。
我辈劳生固其职,君亦安能早休息。
独念今朝赴七闽,行过家门不得入。
若耶溪水浅,绠短亦可汲。
云门花木深,鹧鸪啼春日。
早归来山田,熟后渔舟出。
草阁斜阳粳稻香,烟波细雨纶竿湿。

次衣儿门

高冈背大道,绝壁面东偏。
一溪何曲折,冰下鸣涓涓。
上有古今树,俯仰淩苍烟。
下有嶙峋石,错落横沙边。
塞门多莽莽,独此堪留连。
造物若无意,鬼斧胡为穿。
因兹念长夏,百鸟鸣其巅。
密叶影交覆,疏花开欲然。
箕倨赤双脚,科头手一编。
人迹且莫到,安得世务牵。
管宁既未知,康乐亦寡缘。
我独领其要,请为来者传。

来青轩远眺

薄醉坐层轩,无弦琴独抚。
仰首忽狂叫,久之不能俯。
霜叶斗春花,松涛卷秋雨。
悠悠绝壑云,近风自吞吐。
东北豁一隅,肯借他山补。
天宇净无尘,庶几见远浦。
贝阙与珠宫,丹碧讵能数。
一一恣幽探,宁复论今古。

赠吴英人使君

短发今朝塞上翁,当年治行是吴公。
三边冰雪春愁里,六诏风烟午梦中。
皂帽本因时序易,布裙不为道途穷。
挹娄城畔谈经典,化俗知君术素工。

至宁古塔 其二

上书不得达,生男亦胡为。
四十乃一来(一作始省亲),对人良可嗤(一作问心良可悲)。
戏綵学老子,挽须愧小儿。
西山日已薄,乡国归何时。
叹息谓季弟,尔独无分离。
承欢廿八载,乐亦安能(一作此乐人谁)知。

小淩河

日暮风萧萧,平沙水瀰瀰。
立马饮长流,凫鸥惊欲起。
清彻鉴须眉,曲折游鲂鲤。
谁道若耶溪,烟波胜于此。

杏山

昨日望沧海,飘飘若神仙。
今日过杏山,叹息临风前。
辽阳多险要,此更其喉咽。
同行一老革,为我语便便。
太祖昔建国,铁骑来三千。
掘壕困其外,踪迹犹依然。
百战仅乃破,流血增平川。
杀戮尽鸡狗,谁能保一椽。
大刀既巳没(指刘铤),好李名空传(指李如松)。
不见长城坏,万里销烽烟。

赠李召林侍御 其二

铁面真能裂白麻,避人谏草世犹誇。
天南恨未瞻双戟,漠北谁知共一家。
板屋醉时惊觱篥,旃墙雪夜听琵琶。
趋庭今日兼陪从,好认青门五色瓜(侍御善种瓜)。

德林石

四壁围德林,廿里平若掌。
铁色蚀土花,陶铸一何广。
变态极千端,寒光淩万象。
玲珑有鬼工,登顿腾异响。
洞壑积层冰,草木犹能长。
不因车马迟,何由独欣赏。

述怀五百字留别吴门诸同学

忆昔居安城,发覆才半额。
举止异常儿,父母争怜惜。
自谓守青缃,终身寄篇籍。
薄有良田畴,东西免怵迫。
孰知生不辰,风波荡几席。
悲哉我二人,家破投蛮貊。
道远八千里,冰坚五六尺。
关云片片黄,塞草荒荒白。
平生未出门,出门乃局蹐。
不复见中原,焉能得安宅。
犹记送行时,舟泊姑苏驿。
大母惨不言,仲父相扶掖。
宛转就母怀,仓皇竟无策。
牵衣哭一声,寸寸肝肠磔。
弟妹年更小,但闻语啧啧。
我尚无所知,彼亦何足责。
仲父养军中,不作沟中瘠。
车骑有香囊,仲郢无牙笏。
春冬搦管书,秋夏弯弓射。
覆巢赖有此,亦足安魂魄。
蹉跎八九年,仲父复易箦。
故乡未得归,大母垂黄发。
极北望我父,血流双眼赤。
纵有断鸿飞,奈此重关隔。
可怜七尺躯,怅怅何所适。
从兹事砚田,长作吴中客。
愧乏济川才,又非凌风翮。
谬辱诸贤豪,谓可倾肝膈。
班荆多赠缟,盘飧或寘璧。
借以供大母,庶几慰日夕。
而乃天不吊,大母溘焉没。
客路挽灵车,家山谋窆穸。
窆穸复踟躇,宁忍闻沙碛。
恐我父母知,老年伤踊擗。
终念此大事,敢用私情格。
所赖有季弟,晨昏强宽释。
同气有三人,季不离亲侧。
大母在堂时,仲亦关东役。
嗟予独何人,廿载情空剧。
赎罪少黄金,鸣冤须肺石。
天子昨南巡,愿以身代谪。
銮舆已垂问,鞭挞仍遭斥。
自叹一男儿,遇事能擘画。
翻不若缇萦,上书传史册。
岁月如逝波,转眼已非昔。
更不省庭闱,生子诚何益。
结束新征衣,包裹旧巾帻。
挥手别亲朋,洒泪辞叔伯。
萧萧白日寒,渺渺云山碧。
谁云道路长,今日乾坤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