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去开化三十年戊午仲冬自江西召还道由江山境感叹成小诗

依然山色与溪声,岁月峥嵘祇自惊。
独有老农能耐久,路傍犹说长官清。

感松 其二

根盘厚地干参天,护养龙髯几百年。
忍把斧斤频剪伐,坐令鳞甲化非烟。

元发弟携家避水于迎山阁且赋二小诗寄诸子勉次其韵 其二

忽惊落日转东隅,人意欣欣似跃鱼。
泛宅同来真不恶,几家回首叹楼居。

四月望夜郡寮悉赴盛集羊荆华林伯寿伯安相继见过同登涌月阁待月成拙诗并呈常往来诸友

杖藜欲往叹涂穷,赖有林庐寓此翁。
日暮凭栏看涌月,夜凉开牖濯清风。
浮沉直拟群鸥鹭,冷暖安能效燕鸿。
独酌城南二三子,携棋挈榼笑言同。

客醉而亟归不虑畏涂之可戒当为罪首丞令不行与吏慢丞命其罪均也以为不然则县令先入又何逃焉因次韵戏答德循且诮深山道人眷眷炬火非胥靡登危而不慄者遂并以寄之

肩舆归去未全醒,倚户何人念远征。
事在赦前皆可罪,过因酒后各原情。
壶中未便乘风去,夜半何妨秘息行。
不向险中求不死,却因何处觅长生。

次韵康守通幽亭三绝 其二

风捲千梢偃旆旌,杖藜徐步到幽亭。他年持节重游地,父老争看旧使星。

和徐漕苦雨之什

泽国三月雨,浩渺灌室庐。
燮调归化工,佞佛计已疏。
乘时舞鳅鳝,快意凫鹜趋。
君来持龙节,问俗浮江湖。
风涛正豗蹙,斯民岂宁居。
一饱不可期,况乃供军须。
素怀澄清志,慷慨时登车。
田畴得安业,十郡通有无。
阴霾会消释,清风为驱除。
渐闻闾里间,欢声变嗟吁。

过亡妹坟有感

死生契阔不堪论,鸿雁惊飞只断魂。
白首重来作寒食,数行老泪洒松根。

过小江渡行村落间爱其风土偶成

未到清溪水半浑,山围莲荡鹭成群。槿篱竹坞疑无路,鸡犬时时隔岸闻。

丁卯二月二十七日与客纵步至判官陈师正所居前有花竹后有港浦爱其幽胜退作此诗师正历官九任今年六十有一母年九十二岁杜门养亲不复仕宦盖琼士之安贫守道者也

幽居非是避危机,涩勒遮藏客到稀。
白发不传毛义檄,青衫常戏老莱衣。
舟行别浦随潮去,燕认低檐带雨归。
从此欲寻棋酒社,肯论时节叩柴扉。

寄天童觉老

竹牖茅檐屋数间,不贪杯酒不游山。征租纳罢秋田熟,未必天童似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