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酬赵宫保致政言怀二首 其一

谠论危言望素隆,独于声利性偏慵。龙楼调护官虽宠,鸠杖跻攀兴已浓。

不变松篁心转劲,无边江海量兼容。磻溪纵老宁闲得,会为苍生起更重。

道山亭记

闽,故隶周者也。至秦,开其地,列于中国,始并为闽中郡。自粤之太末,与吴之豫章,为其通路。其路在闽者,陆出则阸于两山之间,山相属无间断,累数驿乃一得平地,小为县,大为州,然其四顾亦山也。其途或逆坂如缘絙,或垂崖如一发,或侧径钩出于不测之溪上:皆石芒峭发,择然后可投步。负戴者虽其土人,犹侧足然后能进。非其土人,罕不踬也。其溪行,则水皆自高泻下,石错出其间,如林立,如士骑满野,千里下上,不见首尾。水行其隙间,或衡缩蟉糅,或逆走旁射,其状若蚓结,若虫镂,其旋若轮,其激若矢。舟溯沿者,投便利,失毫分,辄破溺。虽其土长川居之人,非生而习水事者,不敢以舟楫自任也。其水陆之险如此。汉尝处其众江淮之间而虚其地,盖以其陿多阻,岂虚也哉?

福州治侯官,于闽为土中,所谓闽中也。其地于闽为最平以广,四出之山皆远,而长江在其南,大海在其东,其城之内外皆涂,旁有沟,沟通潮汐,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麓多桀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而佛、老子之徒,其宫又特盛。城之中三山,西曰闽山,东曰九仙山,北曰粤王山,三山者鼎趾立。其附山,盖佛、老子之宫以数十百,其瑰诡殊绝之状,盖已尽人力。

光禄卿、直昭文馆程公为是州,得闽山嵚崟之际,为亭于其处,其山川之胜,城邑之大,宫室之荣,不下簟席而尽于四瞩。程公以谓在江海之上,为登览之观,可比于道家所谓蓬莱、方丈、瀛州之山,故名之曰“道山之亭”。闽以险且远,故仕者常惮往,程公能因其地之善,以寓其耳目之乐,非独忘其远且险,又将抗其思于埃壒之外,其志壮哉!

程公于是州以治行闻,既新其城,又新其学,而其余功又及于此。盖其岁满就更广州,拜谏议大夫,又拜给事中、集贤殿修撰,今为越州,字公辟,名师孟云。

圣泉寺

笑问并儿一举鞭,亦逢佳景暂留连。
青冥日抱山腰阁,碧野云含石眼泉。
蹑屐路通林北寺,落帆门系海东船。
闽王旧事今何在,惟有村村供佛田。

上巳日瑞圣园锡燕呈诸同舍

北上郊原一据鞭,华林清集缀儒冠。
方塘春先渌,密竹娟娟午更寒。
流渚酒浮金凿落,照庭花并玉阑干。
君恩倍觉丘山重,长日从容笑语欢。

杂诗四首

张陈贫时交,干戈忽相逐。
范蔡憎嫌人,卒自归鼎轴。
害夺怨为欣,利驱爱成戮。
世间不可料,人事常反覆。

北池小会

笑语从容酒慢巡,笙歌随赏北池春。
波间镂槛花迷眼,沙际朱桥柳拂人。
金缕暗移泉溜急,银簧相合鸟声新。
幸时无事须行乐,物外乾坤一点尘。

南湖行二首 其一

二月南湖春雨多,春风荡漾吹湖波。著红少年里中出,百金市上裁轻罗。

插花步步行看影,手中掉旅唱吴歌。放船纵棹鼓声促,蛟龙擘水争驰逐。

倏亲忽远谁可追?朝在西城暮南溪。夺标得隽唯恐迟,雷轰电激使人迷。

红帘彩舫观者多,美人坐上扬双蛾。断瓶取酒饮如水,盘中白笋兼青螺。

生长江湖乐卑湿,不信中州天气和。

寄晋州孙学士

风标闲淡易为安,晋陕应忘道路难。
学似海收天下水,性如桂奈月中寒。
素心已向新书见,大法常留后世看。
自送西舟江上别,孤怀经岁未能宽。

扬颜

扬雄纂言准仲尼,颜氏为身慕虞舜。
千里常忧及门止,为山更欲一篑进。
小人君子在所蹈,烈士贪夫不同徇。
安得蠢蠢尚自恕,百年过眼犹一瞬。

岘山亭置酒

石磴索回入杳冥,筠松高下簇虚亭。
春归野路梅争白,雪尽沙田麦正青。
马窟飞云临画栋,凤林斜日照疏櫺。
长年酒量殊山简,却上篮舆恨独醒。

酬王正仲登岳麓寺阁见寄

闻君东南使,揽辔云松间。
皇华照楚甸,吉玉投衡山。
幽寻得临观,意豁穷跻攀。
顾我客斗牛,三年疏往还。
低心念弱志,引领望衰颜。
未共尊酒乐,良嗟人事艰。
叱驭犯冰雪,回镳驰九关。
何足慰离思,德音锵佩环。

辛亥三月十五日

茫茫月色如溪沙,万里不有纤云遮。今年寒气争春来,雪大如掌随惊雷。

临川城中三月雨,城东大丘汩为渚。天地惨惨无开时,常恐蛰死和与羲。

此时谓月水中没,溺入蛙肠那复出。岂知今夜月光圆,照彻万物无遗偏。

人间有人司重轻,安得知汝有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