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

官冷经过少,门寒亦懒开。
雨余苔及榻,病起研生埃。
客泪随猿落,家书想雁来。
似闻溪上柳,一一报春回。

得东南书报乱后东都故居犹存而州北松槚亦无

旄头光垂北风起,胡沙漫漫暗天地。
翠华清晓巡朔方,咸阳宫殿生荆杞。
胡儿解鞍留汉土,凝碧池头日歌舞。
一朝忽弃洪河南,来归舆图丞相府。
当初乱离谁料此,南北中分指淮水。
天暌地隔十五年,不知中原复何似。
至今兵罢关泥开,始有北客中原来。
历言王侯故第宅,瓦砾半在高台摧。
最怜长杨与宣曲,树木荒凉迷御宿。
上林苑废花自开,辇路春回草还绿。
宫中千门万户空,兽扉凝尘生网虫。
遗民相对向天泣,耳冷不闻长乐钟。
外城白尽无人行,当道往往狐狸鸣。
天阴日暮闻鬼哭,万家经乱今一存。
呜呼上帝白玉京,繁华扫地令人惊。
此生复识太平象,不及百年终未能。
世人宁有金石坚,定恐不见全盛年。
出门恍惚忘南北,故国何在山连天。
岂意扬雄一区宅,城破萧条尚如昔。
闭门风雨长蓬蒿,榱桷多年亦倾侧。
户牖尚带沙场尘,小儿犹学胡笳声。
四邻半已易新主,存者无复当时人。
城北凄凉九原路,往往停车不忍去。
幸无樵牧犯松柏,那有鲜卑护置墓。
春风冢木生苍烟,北望拜泣还欣然。
向来艰难谁得免,独我获此真天怜。
君不见开成相国玉杯第,甘露变兴巢亦毁。
又不见骊山筑坟葬祖龙,牧儿盗入焚其中。
儒生虑远无后忧,生居敝庐死山丘。
五世相传盖有道,中无所欲人何求。
迩来天涯倦为客,角巾行卜东归日。
里中耆旧今已无,忍听邻人更吹笛。

鲜于东之晋伯之子赠诗次韵

微风猎树有佳声,一榻无尘户牖明。
已擘荔枝怜玉破,更开瓜碧嚼冰清。

寄查元章

一别三十载,再来闻未闻。
割鲜烦啗我,举酒欲浮君。
辩口霏木屑,醉颜生缬纹。
相从能几日,明发重离群。

次韵鲜于晋伯清明日过水南

又赋斜川五日诗,行将去此欲何之。
一年春事仓庚报,万里乡心杜宇知。
笔力早衰无痛快,词源渐老乏经奇。
文章子骏惟君似,学到扬州刺史时。

刘文潜来

虚亭而雨润,高林来风声。
之子适过我,气与秋争清。
胸次冰壶寒,舌端河汉倾。
仰摩玉宇苍,真是金天晶。
使我簿书中,无复俗氛生。
惜哉不分留,膏车明遂行。

远望

山近色未佳,山远看始好。
我居巴峡内,所向苦奔峭。
清晨望西南,忽尽牂牁徼。
时于苍茫外,寸岫出林表。
云来翳遥碧,眇眇没飞鸟。
方知胜绝处,略已领其要。
何必亲跻攀,辛勤事幽讨。
平生谢康乐,往来永嘉道。
此意当未知,蹑屐空至老。

偶题怀子兼弟

秋色丹枫畔,愁心白雁边。
东来又相失,更拟待明年。

午睡

渐觉铜壶刻漏迟,卷帘花日弄晴辉。
午窗睡美无人唤,梦逐游丝自在飞。

次韵刘安收惠诗二首

此地冠盖国,古来翰墨场。
夜看蟇颐山,上干牛斗光。
试酌老翁井,尚余书传香。
想其居清华,汉阁千此廊。
大字写汗青,小楷书硬黄。
仙去不可追,里人祀烝尝。
神兮肯不来,冠剑在帝傍。
作诗遗里人,闻者当感伤。

送鲜于运使西归

飞鸟避汉节,朔风扬旆旌。
光茫候躔次,始见入蜀星。
父老喜公至,来临此江滨。
阳侯为先驱,归指唐安城。
君恩解烦剧,剑履休殊庭。
众闻驷马还,当为故乡荣。
眷兹峡中郡,念昔德化深。
民无暴敛困,士感铨衡平。
自闻有行色,愁云黯秋阴。
已应江妃瑟,泠然作离声。
大江亦安流,不复洪涛惊。
天水相与碧,云山无限青。
乃知盛德士,扶持有神明。
但恨济世具,遽起怀归心。
宁无北阙念,未忘东山情。
君王正仄席,漏下开延英。
如公藉甚久,名闻汉公卿。
当赐宣室召,不但问鬼神。
金印有斗大,锦衣无夜行。
愿言不俟驾,起焉慰苍生。
自嗟代舍客,蒯缑郁悲音。
久落糠秕后,日随车马尘。
不意侍广座,见谓非凡鳞。
假之风雷势,欲令化南溟。
误当一鹗荐,敢冀万里程。
独念知己难,感激爰至今。
时来或可勉,庶隔云母屏。

偶成

鸾鉴无尘月影圆,不须朱粉污红颜。
待传京兆眉膴样,剩写春容入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