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盱之临川早发

扁舟催早发,隔浦遥相语。
鱼色暗连山,江波乱飞雾。
初辞梁安峡,稍见石门树。
杳杳一声钟,如朝复如暮。

杂诗

青青孤生松,高出浮云中。
下有嘉树林,上有万里风。
俯视原上草,秀色何丰茸。
自顾岂不高,独立难为容。
常恐本根蠹,委此蒿与蓬。

入秦淮和曾编修

秦淮江上送飞鸿,秦淮水流西复东。
六朝人物巳寂寞,万古云山空叠重。
明日还沽采石酒,昨朝犹听广陵钟。
人生不似寒潮水,去去来来有定踪。

大明殿退朝和周待制

巍巍道德拱羲皇,济济威仪陋汉光。
日射龙文宫女扇,风传鸡舌侍臣香。
中霄景气浮双阙,下界欢谣动八荒。
词馆小臣何以报,皇图圣寿共天长。

大信晚泊呈舟中诸公

千家杨柳江当门,东梁西梁两岸蹲。
连樯大舰集日昏,摐金伐鼓海上闻。
小江更出采石后,前人立功后人守。
大信花,采石酒,陌上相逢莫回首。

燕氏救兄诗

千金之子不死市,楚人竟杀陶朱子。
生者可杀死可生,千金为重骨肉轻。
谁为平阳有燕氏,倾家乃出而兄死。
弟再有兄兄见弟,里闾惊嗟官吏喜。
呜呼,安得天下之吏廉且循,庶政如水无冤民。

孔林图诗

峨峨尼山,蔽于鲁邦。
笃生圣人,维民之纲。
尼山之下,有洙有泗。
有蔚孔林,在泗之涘。
维彼圣人,教之诱之。
凡厥有民,则而效之。
维彼圣人,覆之载之。
凡厥有民,敬而爱之。
既诵其言,亦被其服。
孰秣其马?于林之侧。
既诵其言,亦履其武。
孰秣其马?于林之下。
六辔既同,周侯之东。
荐之侑之,圣人之宫。
其音洋洋,其趋跄跄。
其临皇皇,圣人允臧。
商氏图之,式昭其敬。
载瞻载思,罔不由圣。

渔父

夫前撒网如车轮,妇后摇橹青衣裙。
全家托命烟波里,扁舟为屋鸥为邻。
生男已解安贫贱,生女已得供炊爨。
天生网罟作田园,不教衣食看人面。
男大还娶渔家女,女大还作渔家妇。
朝朝骨肉在眼前,年年生计大江边。
更愿官中减征赋,有钱沽酒供醉眠。
虽无馀羡无不足,何用世上千钟禄。

题王山仲所藏潇湘八景图卷 其二 远浦归帆

冥冥何处来,小楼江上开。
长恨风帆色,日日误郎回。

春日杂言二首 其一

幂历杨柳枝,蒙茸春草齐。
夭夭谁家妇,采桑临路岐。
零露沾其裳,蛛丝卷其衣。
树高身苦弱,蚕饥行复迟。
辛苦事姑嫜,宿昔减容辉。
见者皆叹息,此心知独谁。
良人日暮至,醉问尔何为?

临川女

我本朱氏女,住在临川城。
家世事赵氏,业惟食农耕。
五岁父乃死,天复令我盲。
莫知朝与昏,所依母与兄。
母兄日困穷,何以资我身。
一朝闻密言,与盲出东门。
阿母送我出,阿兄抱我行。
不见所向途,但闻风雨声。
行行五里馀,忽有呼兄名。
兄乃弃我走,客前抚我言。
我与赵世亲,复与汝居邻。
闻汝即赴死,扶服到河滨。
我身尽沾濡,不复知我身。
汝但与我归,养汝不记年。
涔涔遵旋路,咽咽还入城。
城中尽惊问,戚促不能言。
望门唤易衣,恐我身致患。
再呼我母来,汝勿忧饥寒。
汝但与盲居,保汝母女全。
我母为之泣,我邻为之叹。
喜我生来归,疑我能再明。
况得与母居,不异吾父存。
我今已十三,温饱两无营。
我母幸康强,不知兄何行。
我母本慈爱,我兄亦艰勤。
所驱病与贫,遂使移中情。
当日不知死,今日岂料生。
我死何足憾,我生何足荣。
所恨天地生,不如主翁仁。
谁能为此德,娄公名起莘⑴。

寄题胡氏园趣亭

日与世情远,学人聊治生。
畦蔬多品类,树果各生成。
野老过偏数,山禽近不惊。
诗书吾所好,农圃也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