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王敬助见寄韵六首 其二

发疏常自理,心苦欲频搥。
夜月久无梦,秋风忽寄诗。
来同颜子乐,聊复宋生悲。
何怪孔文举,人犹呼作儿。

送康穆庵游浙右诸山(穆庵字子元)

西林子元子,触热又何之。
一语未深契,瓣香还为谁。
月庭秋影满,云阁定□迟。
倘有相思句,因风幸见贻。

洞山十咏 其二 蛙石

子阳千载魂,化石疑未死。
胀腹犹彭亨,屹此自尊鬼。
怒气足倡勇,能为越王起。
坎井乐苟安,焉知东海水。

洞山十咏 其十 桂轩

谁知广寒宫,有此嘉树植。
年年风露中,黄金吐秋色。
秋色天上来,开轩为我得。
笑彼挥斧翁,劳生竟何益。

予读近时人诗有咏潇湘八景者辄用效颦以消馀暇 其四 渔村落照

暝云破红日色微,轻舟冉冉湾寒矶。
湿罾悬水水犹缀,回光倒射明珠玑。
怯寒鸥鹭集沙觜,侧身鼓翅疑忘机。
何当置我蓬屋底,一声欸乃中流归。

为题庆元路太守雍吉刺氏传家录书答郑景尹

东风坠云翰,陋室生光辉。
重沐一开缄,慰我久别思。
为言乐道善,速我褒贤诗。
恭惟侍读翁,忠孝世所知。
清容人中彦,草庐天下师。
二老既有作,我焉敢措词。
及观家乘叙,潜德良无遗。
自揆非巧匠,缩手惟嗟咨。
吾闻许文正,道德开皇基。
文明耀中土,四裔犹蚩蚩。
译经入国语,训迪良在兹。
所以化庭贵,抚字皆伦彝。
野堂嗣爵秩,来守甬水湄。
濊泽被民庶,懋德隆本支。
择配贰帝室,万国瞻母仪。
王正肇厥始,诸公咏重熙。
大哉圣人道,终古常如斯。

古意四首 其二

宝刀不断水,线溜可穿石。
君看城门轨,要非两马力。
为学不苦心,虚谈政何益。
伟哉大禹功,犹思寸阴惜。

洞山十咏 其一 松龙

轮囷屈拿势,偃蹇蟠伏影。
山神惧飞腾,絷缚藉藤绠。
斤斧不敢施,蛰卧恐其醒。
鳞甲生阴风,飒我毛骨冷。

古意四首 其一

亭亭千岁松,起自一寸植。
苟无斤斧患,寿可比金石。
青青园中草,一雨回故色。
清霜忽飘零,彫悴在顷刻。

余观近时诗人往往有以前代台名为赋者辄用效颦以消馀暇 其一 章华台

周纲陵夷九鼎轻,玉帛交错朝蛮荆。
熊虔北睨志未已,积材垒土搀青冥。
姬姜丽质郑卫音,台中燕乐森如林。
汾沮远略肘腋变,乾溪一散愁人心。
荒山饥走归无所,睡酣又失涓人股。
棘闱深闭魂魄飞,申亥负尸埋浅土。
章华台上空子规,啼杀游魂终不归。

寄谢曹峨王子隆

海风撼屋屋欲摧,洪涛喷雪高崔嵬。
此人战慑心死灰,客子远来犹自哀。
故人见我颜为开,暖汤濯足酒满杯。
黄柑丹荔错落堆,饭抄云子光皑皑。
江上人谁知老朽,薄云高谊今还有。
明朝风静渡江去,兰芬上下重回首。

吴南伯王子英李元善会于林湖资敬庵各有诗予遂叙和 其一

役役岁将暮,闲暇不易得。
高贤会山阿,恨此云雾隔。
敬亭新归人,金台旧游客。
偕彼东皋翁,于焉话畴昔。
心契金兰交,意探山水迹。
我穷不出门,颇觉天地窄。
君虽倦游归,有志终致泽。
长歌楚狂词,痛哭贾生策。
努力青云衢,毋使头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