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

水浊不见石,云深欲无山。
利欲酷似之,翳彼方寸间。
年来名利嗟已矣,如云过山石沈水底。
不似庄生形槁木,心死灰,又不如瞿昙氏,面壁九年身不起。
物来自解鉴妍丑,事至常思见非是。
始知至静可观动,是非妍丑皆从彼。
静中有乐我素谙,字我静能斯不愧。
春花灿烂秋叶零,岁月奔驰老将至。
静能静能可若何,归全须究曾参旨。

冬至前一日到游源及归知元善亦自彼回途中遇风不得相近偶成

夜醉重峰酒,晓行游径霜。
急风来广漠,初日在微茫。
交臂恨相失,思君还自伤。
翛然鹓鹭质,鸡𩥦愧联行。

题黄中立樵云卷

三衢仙人石桥弈,隅坐野樵心自适。
不知柯烂岁月深,人世归来已非昔。
越山客亦樵云中,碧山杳杳云重重。
香炉扪萝春滃郁,若耶涉水秋冥濛。
斧声丁丁响深谷,猿猱鹿豕恒相从。
怀章太守归故里,读书处士栖长松。
古人千载不可见,二公出处谁将同。
君于此计岂长往,草衣芒屩姑从容。
仙人倘遇不须久,归来歌我樵径风。

送易直兄入京

渥洼产良骥,振鬣鸣天衢。
力虽任远重,赤汗流殷珠。
兄材足驰骋,惜为百里拘。
善政无浪誉,鄙彼讦直徒。
琴堂风日闲,疲氓自春苏。
迩来解组归,实笑乐友于。
揽辔忽言别,触热之皇都。
风波幸宁息,道途谅无虞。
谷禄天所与,慎勿权门趋。
铜章绾绿绶,昔日青毡儒。
我犹宁生龟,曳尾甘泥涂。
兄今远行迈,所愿当何如。
功名固宜勖,更寄加食书。

悼凯南仲

蟠龙老僧凯南仲,平生信实无嫌猜。
袒肩不倚薝卜树,结跏应坐莲花台。
我来问信默无语,纸幡漠漠飞尘埃。
不如彻此方解脱,菩提明镜何为哉。

余观近时诗人往往有以前代台名为赋者辄用效颦以消馀暇 其七 望思台

金茎擎露空崔嵬,湖台筑恨心犹哀。
剖桐殡土事暧昧,祸机元自长生来。
寿踰大耋世已稀,赵国憸人心险巇。
盗兵诛佞两非是,屈氂督战犹惊疑。
衔冤竟殒鸠泉里,壶关三老言非迟。
向无少卿护病已,上林僵柳何缘起。
空馀老泪滴纹甃,斑斑相间苔花紫。

九月三日晚与郑元秉对坐至日暮小雨后归宿偶成

归人归未得,天际复生阴。
小雨湿官道,清砧伤客心。
萧肥兰蕙瘦,雀语凤鸾瘖。
坐对荥阳老,空怀正始音。

危太朴以经筵检讨奉诏求故宋遗书作诗赠之 其二

使星东下斗牛墟,潜德幽光待发舒。
昭代进修三国史,词臣来购四方书。
是非往事询黄发,咫尺清光动玉除。
若问江淮今日政,愿陈比法话樵渔。

次雷子枢知事延平八咏韵 其四 九峰月朗

群峰西南来,叠翠环且聚。
绝顶生夜凉,光浮玉毫兔。
沆瀣洗我心,高吟振寰宇。

见乞食者日多感而有作

齿豁鬓萧飕,幽栖东海陬。
家贫难施与,世乱易诛求。
饟道二千里,戈船五百艘。
招安复征讨,食肉岂无谋。

次叶敬常编修危太朴检讨东湖嘉泽庙倡和诗韵

太史文章星斗光,丛祠新制耀仙乡。
两贤嘉泽千年在,万顷清风五月凉。
烟际楼台澄晚色,雨馀兰芷发天香。
经筵检讨临川彦,唱和尤闻感慨长。

予读近时人诗有咏潇湘八景者辄用效颦以消馀暇 其八 烟寺晚钟

绀宫崔嵬插苍冥,暮阴凝紫蒙丹青。
华鲸吼彻日西坠,片月渐渐升东溟。
老僧莫归尚馀暇,松间引鹤榰枯藤。
不知谁写逼真景,耳边彷佛闻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