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赞叶盛兰

绣帘挑起,蓦然裹,现出人间秀色。
意气飞扬,真个是,三国周郎赤壁。
威武英姿,儒将气度,玉树临风立。
雉尾直竖,群雄惊破魂魄。
金铃串串笑声,高歌如鹤唳,玉碎帛裂。
叶氏佳儿,独占了,红毯凤箫锦瑟。
《叫关》悲壮处,杜鹃啼血。
梨园家世,风流一代称绝。

桥头杂诗十首选一

齿落中年鬓发摧,拼将汗血洒尘堆。
太湖烟雨千番洗,淮海风沙几度吹。
久炼双肩能胜铁,苦磨心志未成灰。
百劳当累文人骨,负罪生涯究可悲。

金缕曲 寄清江 其一 二首

问兄忘怀否。
昔曾言,千金难抵,两情长久。
锦瑟年华弹指逝,付与歌衫舞袖,休提起江南花柳。
萧索一身甘命薄,把诗书万卷置脑后。
留一双,挥锄手。
十年旧事空回首。
到眼前,才名似水,壮怀未就。
汗血盐车悲骏马,古往今来俱有。
唯淮海苦寒难受。
羡君失路抽鞭早,虽清贫妻子常相守。
应垂念,旧时友。

芙蓉草在南京 其三

梅程荀尚一身兼,更得瑶卿技艺传。
仍似芙蓉新出水,盛妆又唱《雁门关》。

观盖叫天

誓将粉墨写春秋,一代宗师已白头。
家在钱塘江畔住,闲教儿女练吴钩。

秋日杂感二首 其一

山涛何需登龙术,抛却竹林酒一杯。
一旦文章传海内,自然富贵逼人来。
青衫难辨旧时物,心字已成劫后灰。
年年锦上添新彩,一代文坛领袖才。

金缕曲 忆严凤英

梦里人如故。
看歌台,花明雪艳,轻歌曼舞。
占尽风流春光好,自古蛾眉遭妒。
最怕是无情风雨。
霹雳一声天震怒,卷狂风吹落花无数。
春已尽,绝归路。
香魂渺渺飞何处。
恨绵绵,珠销玉殒,断肠千古。
依旧遗歌争传唱,倩影永留银幕。
不须吊美人黄土。
花易飘零人易老,惟斜阳仍照秦淮渡。
心遥祭,泪如注。

浣溪沙 李宝琴 二首选一

两个姑娘十七八,提篮下地拾棉花。
田翁插科逗娇娃。
一曲俚歌倾满座,宝琴妙唱齐争夸,花开淮北艺人家。

水龙吟 宴周传瑛、王传淞

试看歌台舞榭,几人才是真能手。
仙霓社散,昆伶沦落,江湖奔走。
古柳夕阳,渔歌野唱,那堪回首。
叹浔阳江畔,琵琶弹断无人听,凄凉透。
风景江南非旧,正相逢落花时候。
书生意气,知音自许,登楼唤酒。
十载飘零,千秋绝艺,一时生丑。
待明朝,长空照亮,艺坛星斗。

受审

无声有恨只横眉,面对诸公头不低。
罪逐三番强苦役,祸遭前度逼妻离。
杯中美酒殷红血,步上青云白骨梯。
廿载文坛称霸道,惯将大纛作虎皮。

朱传茗

歌艺吴梅曾赞赏,笛吹梅府作西宾。
铅华收拾中年后,重整钗环演《芦林》。

采桑子 四首 其二 牛车上

此身随处任安置,坐上牛车。
慢赶牛车,萧瑟西风古道斜。
红尘看破归村野,不恋繁华。
厌倦繁华,茅舍篷窗便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