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时

京华冠盖集如云,文武全才著宿名。
四化热忱浑似火,万民努力有同心。
奈何理论水中月,既定方针纸上兵。
政策于今难落实,前途何日见光明。

风烛

风烛浮生强自宽,百年已份亦堪哀。
技高冯妇惹讥刺,才尽江郎愧老残。
人世波涛多阅历,天涯沦落感孤单。
眼前处境终非善,应付裕如事事难。

重到南菁中学四首 其一

学书学剑两无成,旧地重临百感生。
啼鸟枝头应识我,隔窗曾和读书声。

咏美人风筝

万里晴空眼界宽,美人天上步姗姗。
长裙广袖迎风舞,雾鬓云鬟入梦欢。
弱线能牵千丈远,轻罗可奈九霄寒。
环肥燕瘦原无异,巾帼于今一样看。

敌伪时期舟过狼山有感

征程竟夕御风行,一叶扁舟破浪轻。
山色不知人事改,春来还发旧时青。

八十述怀

忧患潜催岁月驰,悠悠八秩耐寻思。
命途坎坷终难免,人海波涛强自支。
绿鬓纵无持久日,白头尚有业馀时。
犹期学到中西贯,且吐春蚕欲尽丝。

京沪道中口占

辘辘京沪道上轮,每因山水悔风尘。
此生已被儒冠误,莫把儒冠误后人。

日冠侵沪时,曾至西郊避乱数日,解放后下乡参加义务劳动,又至西郊,在农村小学休息

曾记桃源一避秦,重来景物焕然新。
豪绅地主云烟灭,干部农民唇齿亲。
但见家家喜饱暖,不须岁岁话酸辛。
眼前环境无边好,羡煞田间识字民。

重到老同学吴文棫家

不到华堂十载馀,重来还认旧楼居。
墙间犹迹儿时墨,架上尚存校过书。
满院枇杷荫未改,侵阶萱草茂于初。
高堂白发殷勤问,音讯频年曷故疏。

送同伴遣返沪二首 其二

万水千山一路行,他乡客久也关情。
知君此去应怀旧,青海湖光映月明。

日寇侵袭避难苏北,夜不成寐,率成二律,即请章松庵孝廉斧正 其一

飘泊他乡西复东,神州到处尽罡风。
相从避地干戈后,共度流年患难中。
万里烽烟心胆碎,千村啼哭路途穷。
国仇家恨滔滔是,愿请长缨跨玉骢。

书画出版社陶臻平持纪念册索题,因书二十八字,以应以勖

书画清高养性情,光辉文物古传今。
江山代有才人出,不让前贤专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