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窗前雪竹寄嘉富姊(一九四二年冬)

人生相遇本偶然,聚散何殊萍与烟。
忆昔遗我双竿竹,与君皆在垂髫年。
五度秋深绿阴满,此竹常近人常远。
枝枝叶叶四时青,严霜不共芭蕉卷。
昨夜西楼月不明,迷离瘦影似含情。
三更梦破青灯在,忽听琤琤迸雪声。
持灯起向窗前烛,一片冻云白簇簇。
折来三叶寄君前,证取冬心耐寒绿。

蝴蝶(一九四一年春)

常伴残梨舞,临风顾影频。
有怀终缱绻,欲起更逡巡。
漫惜花间蕊,应怜梦里身。
年年寒食尽,犹自恋馀春。

踏莎行(一九四二年秋)

霜叶翻红,远山叠翠,暮霞影落秋江里。
渔舟钓艇不归来,朦胧月上风将起。
鸿雁飞时,芦花开未,故园消息凭谁寄。
楼高莫更倚危栏,空城惟有寒潮至。

初夏杂咏四绝 其四 (一九四三年夏)

四月垂杨老暮烟,更于何处觅啼鹃。
空教夏意浓如许,荷叶青苔两未圆。

三字金(一九四○年)

怀锦瑟。
向谁弹。
掷流年。
千点泪,一声弦。
路茫茫,尘滚滚,是人间。
抬首望,碧云天。
莫凭栏。
秋易老,恨难言。
月华明,更鼓尽,梦江南。

怀故乡(北平) 其二 驻马听(一九五三年在台湾作)

想古城春暖冰消,红杏朱藤着雨娇,秋高日好。
青天碧瓦倩谁描?
中南三海玉阑桥。
东西如砥长安道,旧游情未了。
向天涯谱一曲怀乡调。

六朝(一九四二年)

莫对西风感六朝,江南秋草已全凋。
只今惟有秦淮月,冷照孤城夜半潮。

故都春游杂咏八首 其六 (一九四三年春)

玉泉山水旧知名,的的波光照眼明。
不是青龙桥畔过,谁知泉水在山清。

读皖峰夫子诗后三首 其二 (一九四一年秋)

自古诗人涕泪多,一腔孤愤写悲歌。
每吟舒望遥山句,始信文章挽逝波。

留别哈佛三首 其三 (一九六八年秋)

临分珍重主人心,酒美无多细细斟。
案上好书能忘晷,窗前嘉树任移阴。
吝情忽共伤留去,论学曾同辨古今。
试写长谣抒别意,云天东望海沉沉。

羡季师和诗六章,用《晚秋杂诗》五首及《摇落》一首韵,辞意深美,深愧无能奉酬。无何,既入深冬,岁暮天寒,载途风雪,因再为长句六章,仍叠前韵 其一 (一九四四年冬)

一杯薄酒动新寒,短笛吹残泪未干。
楼外斜阳几今昔,眼前风景足悲欢。
生机半向愁中尽,往事都成梦里看。
此世知音太寥落,宝铮瑶瑟为谁弹。

采桑子(一九四五年春)

少年惯做空花梦,篆字香薰。
心字香温,作对轻烟写梦痕。
而今梦也无从做,世界微尘。
事业浮云,飞尽杨花又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