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罗尊生

阅世知音少,何因遇子期。
每看高士传,愧勒北山移。
艺苑交如石,流年鬓易丝。
霜蹄开道路,历国总称奇。

王明君二首 其二

马上啼痕染别衣,琵琶有恨寸心违。妾身未怨丹青误,只怪和戎事已非。

飞云洞景十二首 其二 山楼挹翠

结庐何事栖碧山,云林景物异尘寰。
飞楼竟日浮空翠,独坐层轩意自閒。

大中丞戴公考绩

天子念寰宇,分道出绛绉。
四方值多故,里巷繁诛求。
衮衣觏之子,问俗殚怀柔。
今古两叔伦,威名动遐陬。
三载馀懋绩,飞书上冕旒。
宛如躬召对,喜气溢皇州。
承恩谅不次,臣劳兹可酬。

新凉二首 其二

炎蒸历尽转秋时,一叶初飞天下知。
昨夜微凉生枕簟,起来清兴入新诗。

荆花二首 其二

年光嗟荏苒,睹物若为情。
每忆三荆合,偏令百感生。
梗漂怜聚散,花落任枯荣。
且喜庭芳满,均沾雨露成。

泊金陵

秣陵佳气郁龙蟠,此地分曹亦汉官。
自是两都雄帝业,六朝何事总偏安。

与黄中翰登丛台

邯郸大道连上国,道旁主人殊不乐。
南去北来寡所欢,总是悠悠异乡域。
君本罗浮洞里仙,今作凤凰池上客。
使节辉煌返玉京,邮亭邂逅风尘陌。
喜君新自故乡来,于我信宿暂徘徊。
握手共道乡园事,慰劳相看酒一杯。
探奇吊古重多兴,携壶更上古丛台。
倚阑四顾河山渺,歌舞当时安在哉。
王侯第宅感今昔,井里年来渐萧索。
岁岁但修祷雨文,未见丰年贺苍赤。
君归丹阙觐天颜,四方水旱应沾臆。
民力东南何足陈,三辅之间且菜色。

答右司马陈公四首 其二

梁鸿曾赋五噫歌,司马青衫泪亦多。
一入利名皆苦海,元无生灭是恒河。
田家雨足宜粳秫,洞户风轻长薜萝。
莫说王孙归未得,祗将离绪付春波。

韩公祠祠在西樵山上公名雍时总制两广奏免茶税山人德之后为中官所谮引疾乞归卒谥襄毅

一径穿云入翠微,中丞祠庙出林霏。
诛求榷吏恩能逭,采摘山家愿不违。
力食总馀君子泽,绣裳真念小人依。
春来处处茶畦雨,彷佛甘棠露未晞。

挽郑文学

自古天难问,盈虚未可论。
斯人去已远,遗业至今存。
萧艾春同长,鱼龙夜不喧。
层霄看羽翮,何日见腾骞。

五月五日过新安冯明府招集柳将军庙时诸葛邓二君俱以董河役适至

江南江北路初分,万里乡书未易闻。
岁序孤舟逢五日,弟兄同社忆离群。
东道更谁为地主,西河却有大冯君。
命驾频烦江之浒,折简慇勤日将暮。
置驿真能似郑庄,下榻何当比徐孺。
将军祠宇自昔年,此地壶觞亦嘉晤。
况兼二客千里逢,促席开尊并许同。
诸葛雅称丞相裔,邓君亦有长成风。
倾盖乍交情若故,把酒剧谈词俱雄。
乡园蒲艾岂须设,故人鸡黍自堪悦。
君不见清时无事辟兵符,翕河已仗群公力。
淮海应高卧治名,簿书岂废逢迎客。
休向三闾羡独醒,且须一醉同今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