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寄曹溪禅寺并东南山长老三首 其二

诏持玉节遍咨询,岭海重来白发新。济世不存菩萨行,当年徒见宰官身。

痛怜世外何多劫,远想山中别有春。寄语堂头大和尚,何当握手话前因?

题刘翀霄五世图

昔闻康节翁,慈母八十馀。
阶前小稚子,欢笑娱相呼。
甘旨足丰俭,自谓此乐无。
今君祖母秦,九十康强俱。
牙齿尽完好,起居不资扶。
鲜鲜芙蓉裳,皎皎明月裾。
綵舆亲迎养,独觉爱日舒。
有儿俱白颠,有孙亦银须。
曾玄绕膝下,日向庭闱趋。
一门极孝友,五世咸怡愉。
矧君自奇士,振策当要途。
风云接平步,日月明亨衢。
覃恩追考妣,盛事誇里闾。
苟非母厚德,此福宁独居?
恨无汉史笔,逐一为母书。
嗟予辱同姓,感念成长吁。
祖年百又一,孙子纷如圭。
深衣昼锦缘,曾绘家庆图。
寿康世莫比,好事传京都。
翰林欧苏辈,诗颂焉可诬?
及今甫七载,往事浮云徂。
我恨岂有极,君乐当何如?
题诗卷还君,悠然泪盈袪。

香山永安寺二首 其一

幽岩绝壑倚云齐,杰阁危楼望眼迷。
山势浑雄龙虎踞,树阴深蔚鸟乌啼。
碑存金志犹堪读,寺始唐家竟莫稽。
此日清游天所借,明朝驴背听晨鸡。

夜坐有感四首 其三

礼乐将兴日,干戈独盛时。
圣躬无失德,天道苦难知。
嗟尔民何负,甘心贼忍为?
不平徒怏怏,推枕起裁诗。

拟古七首 其七

沟断跻牺樽,骐骥困盐车。
时乎将奈何,今古谁贤愚?
北风号枯梢,落日明寒芜。
未遇非所惜,但恐流年徂。

题谈命杨见心

阴阳无端倪,大化不少息。叶落已复萌,泉枯又还溢。

虚盈消长机,今古岂终极?既见天地心,祸福从测识。

何须泛天河?眷眷支机石。

秋日即事

我辞五羊来,老气凌云浮。
意谓此孽丑,端可一战收。
秋初抵韶阳,事有大不侔。
主将恣贪暴,田里多怨愁。
军马晨星稀,盗贼春云稠。
倏围响石砦,穷迫已可忧。
又闻湖南陈,围困连桂州。
谭侯弃南雄,笃意归旧丘。
牒报关外寇,复有开韶谋。
民情堪恟恟,俨如浪中舟。
乞师与请粮,使者交庭陬。
蹇余持空拳,无可应其求。
虽云百冗集,乌足回其头?
精神强奋迅,随意相应酬。
或诱以好爵,或赉以银瓯。
或时纠民丁,相予执戈矛。
南北各有事,惟幄聊运筹。
胸次日扰扰,回首已仲秋。
连桂忽报捷,杀贼如星流。
州城虽无恙,民物日已偷。
皇天实相我,幸不贻时羞。
所嗟响石砦,竟为贼俘囚。
援兵既不利,与贼空为雠。
桓桓蒙将军,忠义谁与俦?
讨贼为已任,誓灭贼乃休。
雍容风鸣树,便捷鹰脱韝。
临事每千虑,为虑靡不周。
聚粮辄充栋,飨士时椎牛。
意气益倾倒,士乐从之游。
于时赖有此,长笑看吴钩。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五

水军万户新开府,气势凭陵蔼若云。
又欲遣人求二使,仓皇一夜竟无军。

试灯小酌,用前韵

山泽春回气尚蒸,黑山四合与云平。
清高庭馆萧萧雨,牢落杯盘草草灯。
竞利争名人易老,赏心乐事世难并。
老来尚被微官缚,何日能如脱臂鹰?

分司北道留别监宪五首 其一

玉节光浮士气和,不须更问夜如何?
湟中愿学赵充国,徼外当如马伏波。
要使蛮夷归礼乐,伫看岭海罢干戈。
不烦主将多忧顾,笳鼓归来杂凯歌。

题胡彬所藏乃祖澹庵书藁后二首 其二

曾拚一死争三事,思退如今又一秦。
书奏但知强国体,似公忠义几何人?

题栗侯所藏牡丹菊图二首 其一

洗尽繁华赋楚骚,秋风澹泊苦相遭。
沈香亭北多佳趣,争似柴桑栗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