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后三日与止水、周郎游荔湾 其二

绮语而今恨未芟,白衣憔悴赋江南。
忧如蚕茧抽何益,泪作鲛珠佩岂堪。
芳事每疑春不再,新诗清绝月初三。
今宵便把冠缨濯,倘见波涛渐渐蓝。

山居杂诗十首(一九七○年) 其七

几夜采菱歌,吴娃莲子嫩。
西风忽满溪,冷月迷青蔓。

渡江云 忆三姊

沧波三万里,异乡异国,一望一回愁。
经年书不到,梦里频惊,犹自待归舟。
宁知天误,乍雹飞、红萼都休。
春未歇,王郎何在?
翠袖已先秋。
清眸。
谁怜迸血,莫忆儿时,把鲛绡湿透。
怎更觅、书声琴韵,咏絮高楼。
蓝塘姊弟清宵话,那能料、碧海孤丘。
风又起,茫茫愁共天浮。

小重山 其一 五首

坐久露凉山鸟鸣,依然频酒渴、转残更。
灯昏饥鼠傍人行。
疏竹外,斜月半江明。
幽恨总无名。
抚今还念昔、几千程。
溪声清绝动银筝,风渐起,似有蛰龙听。

燕歌行呈胡希老(一九七七年)

莽莽白草阴山下,快隼不如高蹄马。
落落奇士出幽燕,连营决荡才堪霸。
东北腥风火夜来,石城龙虎惊飞灰。
雪山旌旗掣电起,人民砥柱谁可摧。
公奋草莱更传檄,强弩誓令狂澜回。
千山呼号轻高位,市侠争同歃血醉。
路旁老妪无家恨,灯前商女南朝泪。
朱门沈沈蜀山雾,深情来饮黄河水。
尔时朝内竞争閧,党锢如山杼轴空。
夜呼袍泽抗关吏,更拯清流风雨中。
魑魅舌桥惊奇策,出入虎穴仍雍容。
少小横戈笑六韬,今看椽笔胜欧刀。
此笔有声动长夜,生平不避五陵豪。
中原烽火照南海,深灯泼墨来怒涛。
华发而今倚高阁,轩眉时见精悍色。
清时文史推宿将,豪迈彷佛少年时。
春风秋雨酒数杯,挥袂笑谈倾座客。
被酒低昂为公歌,座上苍茫雁声多。
朔云征骑横冰河,千幕剑舞影婆娑,壮泪寒宵忽滂沱。

鹧鸪天 其一 次陈寂老韵八首

戏水看花处处同。
人间豪侠几相逢。
江天歌罢繁星动,烽火诗成万马空。
云自北,水还东。
宁知袖手送春红。
征衫点点啼鹃血,错被人猜忆玉容。

读诗偶感,用杜甫《戏为六绝句》韵。 其一

一代诗词待大成,千帆竞逐碧江横。
盱衡今古新声起,文采纷如锦浪生。

秋夜杂忆 其五

谁料江城今夜月,还如香雾忆鄜州。
方知警柝昭关下,一夜西风可白头。

临江仙 其一 。

蝴蝶已随红雨去,东园空见枯桑。
江南无赖是秋光。
看花馀倦眼,对酒失清狂。
往事凄迷君莫问,醉来便卧胡床。
旗亭日暮水风凉。
行人临古渡,蝙蝠舞斜阳。

寄呈陈迩冬前辈北京叠韵二首 其一 (一九七七年)

南社骚魂泣复歌,遗篇星散恨如何。
春心劫后寻寒玉,一卷柳诗烟絮多。

古迹十二首 其十一

扬州碧血掩芳丛,廿四桥横梦已终。
杳洞箫依然皓月,吹芜城可奈春风。
画人闾巷苍茫里,诗事梅花凄冷中。
淮水频年争战地,不应蔓草付牛童。

读鲁迅集遇题十七首 其四 《朝华夕拾》

妙语《狗猫鼠》,雄谈《山海经》。
深宵藤野老,相对一灯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