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元举侍郎挽诗一首

回翔三纪到丹泉,始觉深归雨露边。
黄霸声名初不减,吾丘智略孰居先。
勤劳再见云横岭,志业空惊雪满颠。
愁绝故山三径晚,不堪持酒酹风烟。

吴彦和朝散挽诗二首 其二

谈经析理老逾工,家学诸郎得马融。
心远自无流俗驾,语真端有古人风。
每容晚进壶觞共,尚许残年杖履同。
悽断松杉封马鬣,不堪持酒酹桥公。

次韵九日四首 其三

蒲团趺坐冷知(小集、朱本作如)秋,笳鼓声(原校:一作风)传出郡楼。
阅世梦中知是梦,说禅头上更安头。
邦君化得俱吟咏,居士年应赋莫休。
只恐官梅能动兴,从梁江草唤人愁。

次韵吴兴纪事一首

怀绂初辞玉帝宫,白蘋洲在乱云中。
劝耕汉守宣恩诏,卖剑吴侬袭古风。
花好未应惭洛浦,酒香何羡过新丰。
他年图画宾筵胜,锦瑟傍边有病翁。

天长道中作饥来驱我去二首寄呈刘卢二御史(初在钱塘与二公相别而西) 其二

饥来驱我去,去去复何如。
我饥亦何惭,所叹为此躯。
明发着征衫,薄暮投郊墟。
烟林号怒风,牛背立饥乌。
境恶梦多悸,愁孤郁难舒。
念初别乡邦,短楫穿菰芦。
眼中两御史,炯炯冰在壶。
清游失追攀,负此山绕湖。
我行日已西,回首风牵裾。
两公饫文章,笔端吐新腴。
愿言继残膏,龟肠正空虚。

少保左丞叶公挽诗二首 其一

四纪声华旧,三朝道义尊。
微言真自乐,博识更谁论。
翰墨馀千载,哀荣付九原。
松杉倚幢节,愁绝暮烟昏。

吴彦和朝散挽诗二首 其一

挂冠归去何曾老,贤达谁如此大夫。
白傅宁惟结香火,季鹰初不为莼鲈。
岸巾扶杖方行乐,寻壑经丘失步趋。
惆怅眼中前辈少,更怜乡国后生孤。

詹阁学持国挽诗二首 其一

元祐崇三舍,词场次第开。
两科踰万士,一日见连魁。
圭璧知难售,鹓鸾独晚陪。
乱离身已老,不复梦东台⑴。

题广①福寺二绝 其二

山中松(疑作菘)韭厌寒俎,江甲防风手自锄。
一榻北窗听雨睡,全胜白饭与青刍(明沈敕《荆溪外纪》卷六)。

李方叔侍郎挽诗一首

论议当今耸外庭,英英人物照丹青。
文章共道追千古,训诂曾看媲六经。
畴昔鹓行今几在,异乡薤露不堪听。
老成远矣何嗟及,闻说郎君有典型。

郑维心挽诗二首 其二

嗟哉谷口孙,句法(四库本作幻去)何摧藏。
骨冷归九原,古意堕渺茫。

詹阁学持国挽诗二首 其二

至行无瑕玷,今人见古人。
伤时心独切,接物语能真。
丘壑寻春旧,松杉堕泪新。
飘零一樽酒,无复听谆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