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昌阁

画栋丹楹倚翠峦,萧疏松竹对江干。
不须远望衣冠气,辅锦山头尽巨观(清康熙《西宁县志》卷一二)。

白山上人新筑退居落成 其三

数亩清池竹下开,放生鱼去鸟飞回。
閒云更自怜孤寂,偏向穷山日日来。

续奁 其二

见欢蹋影夜窗边,暂歇琵琶不上弦。
自觉语言殊不细,东姑犹喜尚痴眠。

竹杖

此君怀令节,握手托平生。
任意成来往,虚心接物情。
先人一着地,舍己独行名。
亦自嫌车马,山中少送迎。

送离大师入天湖

云水何无定,行时即住机。
千山当雪霁,一丈到柴扉。
落叶不闻响,凄风难入衣。
深知高坐处,松竹亦光辉。

惠阳竹枝辞 其五

床下别郎何草草,欲送郎行怕兄嫂。
自从郎渡合江头,侬鞋不踏门前道。

送魏之秦 其二

燕地多悲风,雨雪密如织。
相逢五日夕,言语无休息。
嬿婉互相慰,中多忧与戚。
我寒与我衣,我饥与我食。
志岂在温饱,感君心所识。

山居(时住姑苏天平山) 其一

几日谢人事,柴门长薜萝。
雨增山瀑响,晴出远峰多。
洗菌除云气,添薪折涧柯。
忘机有牧竖,犹自隔溪歌。

太湖 其二

屼屼包山倚具区(包,原作“色”,据汪本改。),灵威曾得入旬馀。
当年谋国臣何拙,不取黄金取禹书。

赠少年李道士

手持二尺黄金简(二,汪本作“三”。),旧有传家道德经。
吉日天坛朝北斗,少年原是老人星。

西畴春望 其二

寥寥天地外,知己岂无人。
对此閒田里,殊惭怀土身。
农夫分五谷,鸟语乱三春。
俯仰诚难问,年华空复新。

天平山访元曾上人不值(曾,汪本、何本作“会”。)

老僧遁迹石楼间,欲扣禅扉识道颜。
秋草路边人迹断,已随流水下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