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农赠诗,推奉过常,长句答之

十万义师齐放仗,天涯流落征南将。将坛已废诗坛存,四海才人远相访。

萧山诗老七十翁,宦游岭南家浙东。平生慷慨多大节,千金屡散称朱公。

广柳之车上方剑,君家义声世争艳。不教壮士走越胡,更遣安昌落奸焰。

君今退作诗家豪,雄风飒爽生笺毫。五言长城忽在眼,偏师欲往惭钤韬。

天南喜得忘年友,风雨满城过重九。欲邀君赏东篱花,惜少柴桑白衣酒。

前诗于彭及楼事殊略,为五、六叠韵申其意焉 其一 (戊申稿,清光绪三十四年)

衡阳一老此登楼,廿五年来迹未收。
诗草偶镌山畔石,画梅同镇海南州。
千秋铜柱悲交趾,一疏金牌比岳侯⑴。
霄汉此心吾亦有,倚阑斜日不胜愁。

罗浮中秋(庚戌、辛亥稿,清宣统二年、三年、民国元年)

仙山来作中秋节,月比人间分外圆。
我与罗浮同不睡,坐看明月过中天。

忆上杭旧游 其九 (己酉稿,清宣统元年)

万峰顶上访前朝,龙刨相传出禦窑。
皇觉天人遗象在,家家齐捧佛香烧。

以摄影心太平草庐图移写纸本

写影入明镜,移之尺纸间。明镜无遁形,难得山真颜。

而况尺幅纸,欲写四面山。山中有吾庐,更有山中田。

尝脔知大烹,见羽知吉光。但写一角山,吾庐山之阳。

溪泉何汤汤!树石何苍苍!山尽补以云,中有无尽藏。

越台书感(乙巳、丙午、丁未稿,清光绪卅一、卅二、卅三年)

漠漠南云倦眼开,十年三度此登台。
地随落日天边尽,人共秋潮海上来。
木石尚留仙佛气,江山不称霸王才。
倚阑欲遣茫茫感,更向何人借酒杯!

寄怀菽园,兼讯兰史,叠次晓沧韵 其三

裸虫扰扰梦方酣,白马潮来撼赭龛。
得胜名花夸大北,翻新捷径走终南。
蒙庄玩世甘呼马,越石论交负解骖。
冷尽山中煨芋火,拥炉人懒共僧谈。

岁暮杂感 其六 (乙未稿,清光绪二十三年)

一曲升平泪万行,风尘戎马厄潜郎。
民愁竞造黄天说,岁熟如逢赤地荒。
七贵五侯金穴富,白山黑水铁车忙(指俄筑中东铁路事。)。
老生苦记文忠语,多恐中原见鹫章(鹫章,俄之国徽。)。

叠前韵(秋怀八首) 其五 (乙巳、丙午、丁未稿,清光绪卅一、卅二、卅三年)

亭亭海树立波罗,瓣瓣天花散贝多。
丹穴求君太唐突,雪山成佛已蹉跎。
双龙输酒夷徵约,么凤收香客按歌。
镂鉥五中无限恨,不随金石共消磨。

澳门杂诗 其十五 (庚子稿,清光绪二十六年)

仙洞云封万竹深,隔江胜地负登临。
倚楼幻作蓬瀛想,一角青洲出海心(拟游竹仙洞未果,青洲在海中。)。

联仙蘅观察(元)和怀古诗韵次答 其二

剩水残山夕照中,星幡无力御东风。
麻姑去后桑栽海,箕子归来黍满宫。
缩地有人工幻术,笺天何处效愚忠?
与公欲话千秋恨,待剪衙斋烛泪红。

寄怀刘幼丹先生成都 其二 (戊戌稿,清光绪二十四年)

玉垒铜梁气象雄,天涯西望忆文翁。
双鱼寄远江流上,五马班春井络中。
峡雨梦回夔子国,边尘愁入蜀王宫。
简书猿鸟应犹昔,筹笔终收上相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