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诗二十首 其四 (己亥稿上,清光绪二十五年春、夏)

一捻留红笑玉环,渔阳鼙鼓迫潼关。
天教仙鹿先衔去,不许看花到荦山。

岁暮杂感 其九 (乙未稿,清光绪二十三年)

寒宵读史一灯深,眼底浮云变古今。
卒懦无狐篝楚火,士愚有狗斗秦金。
故应积气天难坠,何致清谈陆便沉。
上界不知人事苦,但闻开宴奏元音。

次韵答藕华(十首之五) 其三

天马何曾西极来,千金市骏枉燕台。
不应河岳英灵尽,岁岁天门诏榜开。

忆上杭旧游 其十三 (己酉稿,清宣统元年)

偏传绝学到东夷,寥落中原事可知。
今日阳明祠下过,冥冥雷雨读残碑。

鮀江喜晤许韫伯大令 其一

崎躏台边话故晨,天涯五见异乡春。
相逢岭峤投荒地,同是江淮唱义人。
笔下雄文消鳄气,匣中长剑秘龙身。
愁看清浅蓬莱水,满目茫茫碧海尘。

南园感事诗五首 其五 (己酉稿,清宣统元年)

春潮欲上水松阴,春梦迷离不可寻。
人去堂空帘不卷,碧阑干外昼沉沉。

秋怀(次覃孝方韵)。(八首) 其六 (乙巳、丙午、丁未稿,清光绪卅一、卅二、卅三年)

名驹未悔困鞯鞍,鸷鸟何曾惜羽翰!
人到穷愁思著述,天留豪杰济艰难。
衣冠文武浮云变,雷雨蛟龙大海宽。
不信平生飞动意,但将文字救饥寒。

千秋曲①(戊戌稿,清光绪二十四年)

古人习轻趫,因之作绳戏。
意与蹋鞠同,本用事武备。
何时入宫禁,乃令娱姬侍。
宫中岂教战,美人竟身试。
名之曰千秋,祝词意何媚?
讹转为鞦韆,颠倒因文字。
春风动帘帷,兰闺寂无事。
嬉春藉苏困,不惜委珠翠。
遂疑作戏初,专为妇人置。
何期岭外州,戏乃有古义。
闾左侠少年,习武广场地。
双绳下系板,朱竿矗若植。
各斗好身手,高自鸣得意。
仙乎疑肉飞,人也俨著翅。
斯技固甚微,斗力非斗智。
当其分明角,势亦殊钝利。
形劳逸其神,乃不虞陨坠。
技成惜无用,徒党自标异。
方今重防边,朝右资阃寄。
何当下军书,壮士毕罗致。
上之为飞将,下亦备突骑。
绳度而梯缘,猛迅扫丑类。
不龟且可封,拍张亦高位。
此乃真千秋,名实两兼至。
毋终如处女,巾帼羞遗懿。
萧娘吕姥徒,虽贵愧将帅。
勖哉闾左人,同奋千秋志。

与高啸桐同客广州(乙巳、丙午、丁未稿,清光绪卅一、卅二、卅三年)

平生我愧杜工部,喜见高三十五才。
四海风尘双鬓白,斜阳同上越王台。

牡丹诗二十首 其十一 (己亥稿上,清光绪二十五年春、夏)

汴京纳土说钱王,陌上看花兴未忘。
留得家风忠孝在,相公裁表进姚黄。

张琴柯以所摹其先德万里归舟图索题,为赋四绝句 其二

零缣珍重等楹书,粉本重摹记遂初。
蒪菜秋风浑有例,季鹰归思托鲈鱼。

风雨中与季平游东山,谒双忠、大忠祠,兼寻水帘亭、紫云岩诸胜,叠与伯瑶夜话韵(己亥稿上,清光绪二十五年春、夏)

万石捧云郁飞舞,神龙出布状元雨。
寒鸦无语杜鹃语,心悯大忠来吊古。
等是金鳌背上人,悲歌重写沁园春。
河山一统初破碎,繄余更属浮萍身。
零丁洋边与君遇,灵威庙前诵遗句。
同揩远目青山间,一发中原夕阳气。